越南派出三路人马,分别赶赴中美菲三国,苏林想在南海玩一手左右逢源? 先看越南建设部副部长阮登辉带队赴北京那趟,商讨中越跨境铁路“车同轨”可不是拍脑袋的决定。 对越南来说,这条铁路就是条经济生命线,中国作为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2025年上半年光是对越直接投资就达到21.3亿美元,排在外资来源国第二位,而跨境铁路一旦贯通,越南的制造业产品能更便捷地进入中国市场,北部边境的物流成本能降低近三成,这对靠出口拉动经济的越南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 更现实的是,越南上半年吸引的215.1亿美元外资里,制造业占了120亿美元,这些工厂生产的电子产品、纺织服装要运往全球,离不开中国的供应链支撑,所以哪怕在南海问题上有分歧,越南也不敢在经济合作上跟中国撕破脸,毕竟饭碗比面子重要。 这次中越铁路联合合作委员会首次会议,越南主动提出加快建设进度,说白了就是想牢牢拴住中国这个经济合作伙伴,用实实在在的利益绑定来对冲南海问题上的紧张感。 与此同时,越南二号人物梁强率队访问美国。美国是越南另一个重要的贸易伙伴,美越贸易协定直接关系到越南制造业的出口命脉,越南出口的智能手机、运动鞋有近四成流向美国市场。 梁强在会见鲁比奥时特意强调“将美国视为具有战略重要性的伙伴”,还提推动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核心目的就是想争取更多的贸易优惠和投资承诺。 要知道,在全球产业链重构的背景下,美国一直在拉拢越南作为供应链替代选项,越南自然想借机多分一杯羹,吸引更多美国科技企业和制造业工厂落户,这也是为什么上半年越南外资并购交易激增73.6%的重要原因。 但越南心里也清楚,跟美国走近不能触碰中国的红线,所以梁强在美期间只谈经济合作,对南海问题避重就轻,就是怕刺激到中国,破坏了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经济合作基础。这种“经济上靠美国给市场,政治上不跟美国站队”的策略,就是想两头占便宜。 最耐人寻味的还是越南海军陈青严中将赶赴菲律宾的军事合作商谈。陈青严说“菲越是海上邻居,有共同利益和困难,必须共同应对”,这话里的潜台词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就是想拉菲律宾一起在南海制衡中国。 但越南玩的是“雷声大雨点小”的把戏,表面上跟菲律宾商讨军事合作,实际上今年8月菲越首次联合海岸警卫队演习,也只是搞了搜救模拟、火灾预防这些非传统安全课目,演习地点选在马尼拉湾,刻意避开了南海争议海域。 这背后的顾虑很现实,一方面越南在南海也有自己的利益诉求,想通过与菲律宾协作增加谈判筹码;另一方面,越南又不敢真的跟中国翻脸。 毕竟今年4月中越还在北部湾开展了第27次联合巡逻,越南海军舰艇7月还访问了湛江军港,这种“边合作边试探”的操作,就是想在不激怒中国的前提下,给自己争取更多利益空间。 西方媒体想把菲越合作炒作成“对抗中国”,但实际上越南跟中国的海上联合巡逻次数比跟菲律宾多得多,这种分寸感越南还是拎得清的。 说到底,越南这波左右逢源的操作,本质上是由其自身的实力和处境决定的。作为一个中等国家,越南既没有足够的实力单独与中国在南海抗衡,也不想失去美国带来的经济红利,所以只能在中美之间走钢丝。 但这种平衡术玩起来难度极大,稍有不慎就可能两边不讨好。比如在经济上,越南既想靠中国的供应链和市场发展制造业,又想吸引美国投资摆脱对中国的依赖,这种矛盾本身就很难调和;在南海问题上,既想联合菲美给自己壮胆,又怕过度刺激中国导致经济合作受损,这种小心翼翼的试探随时可能因为意外事件打破平衡。 苏林政府的这手左右逢源,看似精明,实则充满了不确定性。越南想要在中美菲之间游刃有余,既得算好经济账,又得把握好外交分寸,稍有差池就可能满盘皆输。 毕竟在大国博弈的棋局里,小国的平衡术从来都是高危动作,越南能不能玩好这把火,还得看它接下来的走位够不够精准。
☔南海争议大概率已经结束了!我们其实已经不再和菲律宾无聊的“对峙”了,当中
【6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