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到这个季节,我都忍不住想晒一晒我的家乡。 能养活1.6亿人口的北大荒的秋天来了,快看看,大农业的魅力能不能打动您?黄金铺地的北大荒您爱不爱? 金色的北大荒,是九月金秋最壮丽的美景。 秋天在这里,被完全具象化了,满地黄金的北大仓,名符其实,是全国人民最有力的后勤保障。 北大荒,百姓的金饭碗,因为她的存在,心里的那份踏实感稳稳在365天的日子里。 不知不觉,在北大荒生活了三十几年了,最好的年龄,已经深深地融入了这片土地里。对这片土地,饱含深情。北大荒的秋天,是最美的风景,她饱满、充实、低调、内敛。她像一位合格的母亲,养育着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 北大荒这片曾被寒冬包裹的荒原,如今以“中国粮食压舱石”的姿态,书写着农业奇迹。 其每年稳定产出的粮食,不仅见证着黑土的馈赠,更承载着保障民生的重任。 北大荒的粮食产能已实现历史性跨越。从1947年开发初期年产粮仅0.048亿斤的微薄起点,经过三代拓荒人的耕耘,这里已连续14年粮食产量稳定在400亿斤以上。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北大荒集团粮食总产量达457.65亿斤,较上年稳步增长,实现“二十一连丰”的壮举。在这片4360多万亩的耕地上,水稻、玉米、大豆成为主力作物,2023年分别产出264.37亿斤、139.51亿斤和48.82亿斤,其中新华农场玉米亩产更是突破2200斤,彰显了现代化农业的高产实力。作为黑龙江省粮食调出的核心力量,其产量占全省调出量的60%,占全国调出量的20%,自开发建设以来累计生产粮食已超1.09万亿斤。 按照口粮供应标准测算,北大荒每年的粮食产量可满足1.6亿城乡居民一年的口粮需求。仅其下属的建三江区域,年均产粮就达135亿斤,相当于全国1/100的粮食产出,每35碗中国米饭中就有一碗来自这里。 从建国初期助力解决温饱,到如今支撑粮食安全,北大荒用持续稳定的产出,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 我为我家乡的这片土地骄傲。北大荒随手拍 黑龙江北大荒 北大荒田野
强省会遭遇天花板,四川开启分权、分资源,成都不再当全能选手
【3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