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司机牛逼了,都上新华社了!”宁波北仑,货车司机路过隧道时,看到一个外卖小哥电瓶车没电了,在隧道里推车。但他当时没反应过来,开出两三个路口后心里越想越堵的慌,于是掉头回去,而接下来司机的行为让外卖小哥泪目了! 这天。刘师傅像往常一样,开着货车去春晓送货。当他行驶到隧道时,不经意间的一瞥,让他注意到了一个令人揪心的场景。 一位外卖小哥正吃力地推着电瓶车,在隧道里缓缓前行。那电瓶车显然是没电了,外卖小哥累得满脸通红,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不停地滚落,浸湿了他的衣衫。 可是,刘师傅并没有立刻反应过来要去帮忙。他开着货车继续向前行驶,一连开过了两三个路口。 ---- 车窗外是初秋的风,带着点咸腥的海味,北仑港的吊机远远晃着长臂,像在给谁打招呼。刘师傅踩着油门,脑子里却全是后视镜里那条黑漆漆的隧道:一盏顶灯坏了,一闪一闪,灯下那个人弓着腰,像拉船的纤夫,可拉的却是四百多斤的外卖箱。收音机里播着“文明城市建设”,他越听越烦,胸口像塞了团湿棉花,喘气都带响。 “掉头!”他猛拍方向盘,把副驾上睡觉的跟车小弟吓得一激灵,“哥,油钱你掏啊?” “掏就掏,老子今天不回去,晚上做梦都是那哥们推车的背影。” 货车在下一个缺口甩了把方向,轮胎摩擦声像给地面划了道口子。 隧道口还是那股机油混着尾气的味,刘师傅把双闪打开,车速降到二十,像猫一样溜进去。那小哥还在,步子比刚才更沉,外卖箱用绳子横七竖八绑在车架上,活像背了口棺材。刘师傅按喇叭,滴滴——声音在隧道壁来回撞,小哥回头,脸上写着“别催,我尽力了”。 “兄弟,上车!我车尾有勾,连人带车给你拖出去。” 小哥愣了,先摇头,又点头,最后憋出一句:“哥,我怕耽误你生意。” “耽误个屁,我今天的单就是‘救人’。”刘师傅咧嘴一笑,眼角褶子里夹着海风晒出的盐霜。 他跳下车,从工具箱里翻出一根拖缆,那绳子以前拉过断轴的集装箱,也拉过抛锚的渔船,今天第一次拉一个外卖员的全部家当。钩环咔哒一声扣上,电瓶车的前轮被轻轻提起,像被大人拎起后衣领的小孩。 “你坐我副驾,车我帮你扶稳。” 小哥搓了搓手,全是泡,有的已经渗血。他不好意思在座椅上擦,干脆半蹲着。刘师傅一把把人按进座位:“坐!真皮的呢,比你那塑料板凳舒服。” 货车缓缓起步,电瓶车跟在后面,轮胎悬空转得跟风车似的。隧道顶灯一盏盏掠过,把两个人的影子拉得老长,像皮影戏。刘师傅用余光瞄到小哥偷偷抹眼睛,假装没看见,只把空调风口往那边拨了拨。 “跑外卖几年了?” “快三年,今天第一次没电,充电桩排队,我怕超时,就想抄近路穿隧道。” “以后别逞能,命比五星好评值钱。” 小哥嗯了一声,声音闷在口罩里,像把碎玻璃咽进肚子。 出了隧道,天已擦黑,路灯刷地亮起,像有人按了开关。刘师傅把车停在应急带,帮小哥把电瓶卸下来,塞进自己货箱——那里头本来装着给春晓超市的饮料,现在空了四箱位置,正好塞下一组48V锂电池。 “我回北仑港顺路,给你充四十分钟,够你跑回市区。” 小哥憋了半天,憋出一句:“哥,我请你喝奶茶。” “拉倒吧,老子血糖高,你要真过意不去,下次遇到别人没电,你也帮一把,就算还我。” 充电的空当,刘师傅买了两桶泡面,加卤蛋,蹲在路边吸溜。小哥吃得急,烫得直跳脚,像只偷吃的小猫。刘师傅突然想起自己儿子,今年高三,晚上补课到十点,也是这么狼吞虎咽。他掏出手机,对着货车、电瓶车、蹲着的两个人,咔嚓一张,发给媳妇:“今天不回家吃饭,干正事。” 媳妇回了个“大拇指”,又补一句:“少吹牛,早点回。” 四十分钟后,电池回血,小哥把空电瓶搬回车架,手不再抖。他上车前,突然冲着刘师傅鞠了一躬,头磕在车门框上,咚一声。刘师傅笑骂:“别整日本那套,咱中国人讲缘分,不讲礼。” 车灯再次亮起,两条影子分开,一个往市区灯火里钻,一个往港口深处走。刘师傅把收音机调大,放着老掉牙的《朋友》,他跟唱,嗓子沙哑,却盖不住那股痛快。 —— 故事被路人拍成九秒短视频,发在抖音,配文“货车大哥掉头救人”,点赞两百万。新华社转发,评论区一片“温暖”“感动”“还是好人多”。我却刷到另一条高赞留言: “隧道里推车多危险?为啥没有应急充电桩?为啥外卖平台给的时间逼得小哥玩命抄近路?感动完了,问题还在。” 我盯着屏幕,像被当头浇了盆冷水。刘师傅的义气当然值得鼓掌,可掌声太大,容易盖住那些本该出现的警报: 隧道照明、非机动车禁行标识、平台算法、电池续航、充电网络……任何一环不掉链子,今天这出“温情戏”根本不用上演。我们习惯了把系统漏洞留给民间善意去缝补,再回头把缝补的人捧成英雄。英雄当然可贵,可如果城市把每个普通人逼成英雄,那城市本身就病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王楚钦一天吓了我三次!第一次:亲手写下“IloveMB”,刚看到我惊
【1评论】【3点赞】
用户13xxx38
这个电动车真牛逼啊,400多斤的外卖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