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印度正式宣布了 9月25号,印度官宣大动作:砸下约70亿美元巨款,和

辰沙星 2025-09-25 22:36:15

就在刚刚 印度正式宣布了 9月25号,印度官宣大动作:砸下约70亿美元巨款,和斯坦航空签下97架“光辉”Mk1A战斗机的采购合同。这消息一出,印媒立马吹成“国产国防的里程碑”,但扒开细节才发现,这看似硬核的操作,满是难掩的尴尬。 先说说这波采购的底气在哪。印度空军现在急得上火——原本42个战斗机中队缩水到31个,老旧的米格-21还在硬撑,早就到了替换的时候。加上2021年订的83架,“光辉”Mk1A的订单总数冲到180架,号称能装备10个中队,补上战力缺口。更关键的是,美国通用电气终于松口恢复供应发动机了,之前生产线因为缺“心脏”都快停摆,连交付仪式上的战机都有没装发动机的空壳子,现在总算能喘口气。 印度政府把“光辉”当成自力更生的招牌,说Mk1A有65%本土零部件,能带动数百家中小企业,还能帮斯坦航空冲产能——计划2026年起年产30架,比之前十年才交40架的速度快多了。可这“国产招牌”水分实在大:发动机是美国的F404,早期雷达靠以色列的,关键设备依赖进口,所谓的自主更像组装。 更扎心的是性能和性价比。Mk1A号称是四代半战机,换了新雷达和航电,但作战半径才500公里,载弹量也平平,跟中国的歼-10C、巴基斯坦的“枭龙”Block3比都不占优。单机价格看着比西方战机便宜,可斯坦航空的后勤是出了名的差,苏-30MKI的可用率才50%-60%,“光辉”的全寿命成本根本省不下来。 最悬的还是交付能不能兑现。2021年的83架订单,因为发动机拖期,原计划2028年完成的交付现在都没谱,新增的97架更是遥遥无期。而且这战机至今没实战过,印度空军自己都只敢用来训练展示,所谓的战力提升更像画饼。 有意思的是,印度一边自己狂下单,一边还想把“光辉”卖出国,吹成“比中美俄产品有竞争力”,跑去推销给越南、菲律宾,结果要么被嫌弃,要么只换来口头兴趣,一架都没卖出去。 说到底,这70亿美元更像给国产军工兜底扶稳的无奈选择——既想撑自主的面子,又得补空军的里子。但靠砸钱堆订单救不了根本问题,只要发动机、核心技术还攥在别人手里,生产效率和可靠性提不上来,“光辉”恐怕永远成不了印度空军的底气,顶多是场自嗨的“面子工程”。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00
辰沙星

辰沙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