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国军团长准备投奔新四军,谁知夜里却被暗杀,被捅了3刀,却没死。杀手走后,他本想起身,但又想到什么,果断装死! 陈锐霆1906年出生在山东即墨一个穷苦农家,那时候家徒四壁,他小小年纪就帮家里干农活,风吹日晒的。1928年,他考进河北军事政治学校炮兵队,这学校后来算黄埔军校第七期。他一入学就死盯着炮兵专业,因为早年见识过日军炮火轰炸的惨状,总觉得学这个能多报点仇。毕业后,他先在阎锡山部队当炮兵排长,天天擦炮管、练瞄准,日子苦但他咬牙坚持。 1930年转到国民党第三十二军,升营长,负责火炮维护,部队里他总带头检查弹药,从不马虎。抗日一打响,他带队上台儿庄战场,炮兵营直面日军坦克,他指挥直瞄射击,炸毁不少敌车,那仗打得惊心动魄,他自己也差点被弹片擦伤。徐州会战时,部队撤退到鲁南,他组织掩护,炮火一路压制敌追兵,士兵们推炮车过泥路,他在前头喊着口令,确保没人掉队。这些年,他从底层爬上来,积累了不少实战经验,但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让他越来越看不惯。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陈锐霆的炮兵营多次参与正面战场支援,喜峰口那场,他布阵燕山脚下,炮弹砸向日军阵地,帮步兵打开缺口。1938年菏泽守备战,日军坦克冲来,他下令近距离射击,火光冲天,敌车报废好几辆。部队转移时,他总亲自押后,检查伤员安置,从不扔下任何人。1940年,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闹得沸沸扬扬,他作为第九十二军一四二师四二五团团长,眼见上级调兵围堵新四军,心里堵得慌。皖南事变一出,蒋介石下令12万大军围剿,新四军九千多人遭重创,陈锐霆的团也得渡颍河参战。河水冰冷,士兵扛装备过河,他站在岸边点名,确保队伍整齐。逼近新四军阵地,他开始秘密联络中共南方局,表达率部起义的意愿。那时候国难当头,他觉得打日本人要紧,内斗纯属胡闹。4月17日,电报来了,毛泽东和朱德同意他的计划,他一看纸上签名,手微微抖了抖。下午,他召集团里军官,讲日军还在烧杀抢掠,新四军刚打完百团大战,大家该联手干正事。话虽直白,但蒋介石的进攻令压着,响应的人不多,可他还是说服了上千官兵,挑可靠的带队东进。 起义那天,4月19日,陈锐霆带1000多人越过津浦路,避开国民党哨卡,直奔新四军四师驻地。第二天会师,张爱萍代表新四军欢迎,宣布四二五团改编成独立旅,他任旅长。部队安顿在安徽泗县崔庄,那地方偏僻,适合休整。张爱萍私下找他聊,提醒要盯紧身边人,就算老部下也可能变卦,早防早好。他记在心里,表面上加强了巡逻和审查。改编刚一周,4月30日深夜,营地枪声响起,三名士兵持刺刀冲进他房。第一刀刺左臂,肌腱断裂,血涌出来。第二刀从背部入,肺部受伤,呼吸都带血。第三刀补在肩胛,刀身卡骨,他倒地抽搐。袭击者用电筒照脸,探鼻息,以为死了,还开一枪擦过大腿。他们走后,他忍痛想起身组织反击,但想起张爱萍的提醒,怕还有同伙,干脆躺平装死。时间一分一秒过,他均匀呼吸,等巡逻声远去,才慢慢动弹。拔刀裹伤,他召集士兵设卡,抓到一个折返想割头的叛徒。整个过程,他硬扛三刀一枪,靠毅力撑住,没让叛乱扩大。 张爱萍闻讯带队赶来,迅速平定余党,抓获几个主谋。陈锐霆伤重,左臂抬不起,肺部感染,部队抬他去后方医治。新四军医护条件差,但党组织派来最好医生,从白区地下党弄来青霉素,护士轮班换药,他躺病床几个月才下地。抗日后期,新四军主打游击,他炮兵专长用不上,主要去抗日军政大学教书。课堂上,他讲炮位计算和射击原理,学员们记笔记,他还带他们野外模拟,推炮车练协调。1945年抗战胜利,他继续训炮兵,帮部队配小口径火炮,适应山地作战。国民党接收大城市时,他参与护送物资,避免日伪财产落敌手。这些年,他从国军转过来,适应新环境,贡献在教育后辈上。解放战争一开打,毛泽东点名让他管炮兵,1948年济南战役,他指挥炮纵轰敌堡垒,火力覆盖市区,帮步兵突进。淮海战役追黄百韬兵团,他沿路压制,炮弹封锁退路,敌军溃不成军。渡江时,炮火打江北阵地,支援主力过河,他在前沿调整参数,确保精准落点。 陈锐霆的军旅路,从黄埔炮兵起步,到新四军起义,再到解放大军司令,跨度大,但核心就是抗日救国。皖南事变那阵,国民党围剿新四军,他选择起义,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多年战场见识让他明白,内耗只会让日本人捡便宜。三刀暗杀虽险,但也暴露了投诚后的风险,他装死那一刻,保住了部队稳定,也让叛徒现形。新中国成立后,他任军委炮兵副司令,参与建现代炮兵,审报告改方案,从不拖沓。1955年授少将,他继续教书,写教材,指导新兵操作火炮。晚年在北京安度,2010年6月13日去世,享年103岁。他的故事,接地气地说,就是一个普通山东汉子,靠实干从底层走到高位,没靠关系,全凭本事和忠诚。
1941年,国军团长准备投奔新四军,谁知夜里却被暗杀,被捅了3刀,却没死。杀手走
历史拾遗者
2025-09-25 20:42:1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