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背后高人终于浮出水面,俄罗斯能坚持这么久,有人说是中国、伊朗支持,其实都不是

御史流芳悠久 2025-09-25 18:02:00

普京背后高人终于浮出水面,俄罗斯能坚持这么久,有人说是中国、伊朗支持,其实都不是,她才是俄罗斯的“定海神针”,没她,普京根本撑不到现在,她就是普京背后的女人——纳比乌琳娜。 2013年,普京任命纳比乌琳娜为俄罗斯央行行长,这个决定当时并未引起太多外界关注。纳比乌琳娜的背景并非典型的政治精英路线,她出身于经济学和金融领域,长期在央行和财政系统工作,熟悉俄罗斯经济的方方面面。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西方的制裁升级到前所未有的强度。超过3000亿美元的海外资产被冻结,多家俄罗斯银行被踢出SWIFT系统,瑞士这种中立国也冻结了74亿法郎俄资产,外界几乎一边倒预测俄罗斯金融体系会崩盘。   冲突爆发第4天,也就是2月28日,纳比乌琳娜再次出手,把基准利率从9.5%拉到20%,同时甩出资本管制组合拳:要求企业把80%的外汇收入换成卢布,限制居民境外转账,暂停对部分“不友好国家”还债。   更绝的是她设计的“卢布结算令”,强制买俄罗斯能源的国家必须在俄银行开户,用外币兑换卢布后支付。这招直接绕开了SWIFT的封锁,硬生生创造出对卢布的刚性需求。卢布汇率从一度跌到140兑1美元,很快反弹回冲突前水平,2022年底甚至成了“全球表现最佳货币”。   美国《政治》杂志后来评价,是她用能源筹码击碎了金融封锁的枷锁,让西方的致命打击落了空。   这场金融战里还有个细节耐人寻味。2022年3月,纳比乌琳娜曾提出辞职,普京直接拒绝,他太清楚这个女人的分量。   从2000年就开始的合作里,两人形成了奇妙的分工:普京管战略大局,纳比乌琳娜守经济后方,这种专业与权力的配合,成了俄罗斯扛住压力的关键。2018年和2023年,普京两次提名她续任,把她的任期延到2027年,哪怕国内商界怨声载道,他也始终力挺。   纳比乌琳娜的厉害之处,在于她从不是只会硬抗的莽夫。她有个独特的沟通方式,喜欢用胸针暗示政策走向,鹰形胸针代表紧缩,云形胸针意味着转向宽松,金融市场早就把她的着装当成解读信号的密码。   但2022年2月28日宣布救市措施时,她全身黑衣,没戴任何胸针,这个细节被解读为对战争的无声抗议,却丝毫不影响她执行政策的决绝。   2024年,俄罗斯GDP增长达到4.3%,这个数据让西方大跌眼镜,没人想到被制裁的国家能有这样的韧性,这背后全是纳比乌琳娜的功劳。   可她从不说大话,2025年6月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她坦率承认“过去两年的增长靠的是闲置资源,现在这些资源几乎耗尽了”,这种清醒让国际社会都捏了把汗。   2025年的俄罗斯经济确实露了疲态,二季度GDP同比只增长1.1%,通胀率还在10%以上,劳动力短缺、产能不足成了新难题。   商界大佬们抱怨高利率抑制投资,经济部长列舍特尼科夫公开批评她的政策,联邦委员会甚至在3月启动了对央行2022-2024年货币政策的审查。纳比乌琳娜没回避,她带着数据去议会答辩,用事实证明高利率是控通胀的必须,还根据形势灵活调整,5月维持21%利率稳大局,6月降到20%,7月再降到18%,在稳定与增长之间找平衡。   普京全程站在她这边,公开表示“她稳住经济是天大的功劳”。这种信任不是凭空来的,从2014年到2025年,两次重大危机都是纳比乌琳娜力挽狂澜,把俄罗斯从经济崩溃的边缘拉回来。   现在的俄罗斯债务占GDP比重只有20.3%,远低于欧美国家,就算2025年增长放缓,也没出现西方期待的崩盘,这都是她十几年深耕的结果。   西方恨透了这个女人,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都把她列进制裁名单,却不得不承认她的能力。皇家联合服务研究所的报告说,她从战争开始就精准评估经济边界,用专业为俄罗斯续命。   那些说俄罗斯靠外部支持的人,其实没看懂这场经济战的本质:外援能解一时之渴,真正撑得住长久消耗的,是内部的经济韧性,而这份韧性的锻造者,正是纳比乌琳娜。   从工人家庭的普通女孩,到普京离不开的“金融盾牌”,纳比乌琳娜用30年职业生涯证明,专业力量在政治博弈中能有多强大。俄罗斯能坚持到现在,不是靠谁的施舍,而是靠这位“定海神针”在金融战场上一次次精准出击。只要她还在央行行长的位置上,俄罗斯的经济大盘就稳得住,普京的战略布局就有底气。

0 阅读:153

猜你喜欢

御史流芳悠久

御史流芳悠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