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现在应该百感交集。 他可能没料到,十年前卖给东方大国的S400防空系统,如今在中国的手里几乎是失声的状态。 十年前,俄罗斯总统普京亲手推动了一笔重大军售合同,向中国出口价值30亿美元的S400防空导弹系统。 那时这套系统被吹捧为“全球顶尖”,号称能拦截400公里外的任何来袭目标,几乎是俄罗斯军工的“门面担当”。 当时中国正面临复杂的周边安全环境,急需加强防空能力,这笔交易被视为雪中送炭。 十年过去了,当初的“明星装备”却在中国的军事体系中越来越没有存在感。曾经被寄予厚望的S400,如今在中国庞大的国防体系中几乎听不到声音。 而与此同时,中国自主研发的红旗-9B、红旗-17和红旗-19等防空系统却频频亮相国际舞台,成为中外防务专家热议的焦点。 回顾2014年合同签署之时,中国在高端防空系统方面确实存在短板。 美国的F-22和F-35隐形战机在亚太地区加强部署,台海、东海和南海局势复杂,而中国自主研发的红旗-9早期型号射程有限,应对隐形目标的能力也不够强。 S400系统的到来,理论上可以填补这一空白。然而从一开始,这套系统就存在诸多问题。 俄罗斯在出口版本中有意保留了关键技术,限制了雷达信号处理能力和导弹性能。实际测试表明,S400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表现大打折扣,其引以为傲的40N6远程导弹实际命中率并不理想。 更令人失望的是,在叙利亚和乌克兰的实战检验中,S400多次暴露缺陷,甚至被老式武器摧毁。 中国军方很快意识到,这些进口装备难以完全融入本国作战体系。 S400的指挥系统与中国自行构建的防空网络存在兼容性问题,从发现目标到发射导弹需要18秒,而国产红旗-9B仅需8秒。 这些看似微小的差距,在现代高科技战争中可能是生死之别。 不过,中国购买S400不是单纯为了使用,更多的是作为技术参考和借鉴。中国军工部门对这套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从雷达系统到导弹制导技术,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学习。 让人惊叹的是,中国科研人员不仅吃透了S400的技术原理,还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创新突破。 S400的无源相控阵雷达技术被中国改进升级,应用到国产系统中;其多波段雷达协同技术和导弹冷发射原理,为红旗-9B的研发提供了参考。 结果就是,短短数年间,中国自主研发的红旗-9B防空系统横空出世,射程达到250公里,采用更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抗干扰能力比S400提高了40%。 之后红旗-17和红旗-19相继问世,特别是红旗-19系统,能够拦截高超音速导弹,技术指标甚至超越了美国的“萨德”系统。 更让俄罗斯感到尴尬的是,中国防空系统在实战中表现优异。2024年印巴冲突中,印度装备的S400系统表现平平,而巴基斯坦使用的中国产红旗-9BE系统却成功拦截了大量目标。 这一对比鲜明的实战案例,无疑是对中国防空系统最好的广告。 现在的情况是,S400在中国防空体系中已退居次要位置,被部署在南方非核心区域,与老式的红旗-2导弹搭配使用。 而国产的红旗系列则担起了主力防空的重任。中国没有继续大规模采购S400,而是把重心放在自主研发上,这一选择已经说明了一切。 普京最近访华时,在天安门城楼上观看阅兵后评价道“水平很高”。这句简短的评语背后,可能隐藏着复杂的心理活动。 曾经,中国是俄罗斯武器的购买者;如今,俄罗斯却要向中国购买无人机和电子元件。 这种角色的转换,怎能不让人感慨万千? S400在中国“失声”的现象,反映了一个更大的趋势:中国已经不再是那个需要依赖俄制装备的国家,而是在众多高科技领域实现了并跑甚至领跑。 当中国的红旗系列防空系统在国际市场赢得口碑,当国产装备成为保卫祖国蓝天的钢铁长城,每一个中国人都能感受到这份由自主创新带来的底气与自信。 参考资料:从 “救命稻草” 到 “配角”:俄 S400 在中国的十年浮沉?——网易新闻
普京现在应该百感交集。 他可能没料到,十年前卖给东方大国的S400防空系统,
且听楚楚说
2025-09-25 15:17:1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