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中国百亿项目!转头找上英日,被中国评价为“垃圾级”信用。   中国在自己还没有

且听楚楚说 2025-09-25 11:17:09

坑中国百亿项目!转头找上英日,被中国评价为“垃圾级”信用。   中国在自己还没有大力发展起来的时候,就全力帮助了这个国家,让这个国家拥有了“生命经济线”。   东非印度洋沿岸的巴加莫约港,如今还立着几处生锈的钢铁骨架,海风一吹晃得人心慌。   这里是坦桑尼亚寄予厚望的“经济特区”,是中国计划投资百亿复制深圳模式的地方,最后却因为一场信用豪赌,变成了国际合作史上的笑话。   巴加莫约港的故事始于2013年,当时中国与坦桑尼亚签署了一项价值超过100亿美元的宏伟协议。   这个计划不仅仅是建造一个港口,而是要打造一个包括工业区、自由贸易区和旅游设施的综合经济特区。   一旦建成,它将成为东非最大的深水港,年吞吐量是现有港口的数倍,有望彻底改变东非地区的贸易格局。   这个项目对坦桑尼亚来说意义重大。该国物流成本占GDP高达30%,远高于非洲其他国家平均水平。   巴加莫约港本具备化解此痛点之潜力,能创造大量就业契机,吸引外资纷至沓来,有力推动经济朝着多元化方向蓬勃发展,前景可谓十分可观。   对中国而言,这是“一带一路”在非洲的重要一环,体现的是互利共赢的合作精神。   然而2015年政局变动后,一切都变了。新上任的马古富力政府突然撕毁协议,声称条款对中国太有利。   他们甚至公开用“只有疯子才会同意”这样的词语形容自己曾经签署的协议。   更令人讶异的是,坦桑尼亚政府旋即转变方向,向英国与日本释放友好信号。英日承诺提供低息贷款和技术支持,表面上慷慨,实际却是地缘政治的博弈。   五年过去了,巴加莫约港毫无进展。那片钢铁骨架,历经岁月侵蚀,锈迹斑斑,依旧兀立原地。而坦桑尼亚为此付出的代价,已经无法估量。   当一个国家轻率地摒弃诚信这一国际合作的根本基石时,它所丧失的,绝非仅是表面可见的利益,而是难以估量的声誉、信任与长远发展机遇。   坦桑尼亚的遭遇不是简单的投资失败,而是一场自食其果的信用破产。   中国在自己还不富裕的时候,就全力援助坦桑尼亚修建了坦赞铁路,这条被非洲人民称为“生命线”的铁路,承载的是中国对非洲兄弟的情谊。   中国从未忘记这位老朋友,即使在自己困难时期也伸出援手。而当中国有能力进行百亿投资时,首先想到的也是这位老朋友。   可是坦桑尼亚政府似乎忘记了这段历史。他们在国际博弈中摇摆不定,像一棵墙头草,试图通过背叛老朋友来换取新朋友的青睐。   结果呢?英国和日本的承诺成了空头支票。项目停工,外资撤离,失业率上升。   曾经梦想成为东非贸易枢纽的坦桑尼亚,如今只能眼睁睁看着邻国肯尼亚的蒙巴萨港和拉穆港蓬勃发展。   2021年,坦桑尼亚新总统哈桑上任后急忙联系北京,希望重启谈判。   中方的回应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风范——既没有趁机施压,也没有抬高门槛,而是平静表示可以按现行标准继续合作。这种态度与那些空口承诺的所谓“新朋友”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今年6月会见坦桑尼亚外长时强调,中坦传统友谊由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亲手缔造,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这句话背后的分量,不知坦桑尼亚方面是否真正体会?   在当今世界,中国始终秉持着“真实亲诚”的理念和正确义利观。中国对非洲的合作从不附加政治条件,始终尊重非洲国家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   正如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陈明健所言,中坦友谊初心不改、历久弥坚。   现在,坦桑尼亚已从FATF的“灰名单”中移除,这表明其在改进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体系方面取得了进展。这一积极变化或许能为该国重新赢得国际社会的信任带来一丝希望。   但信任的重建需要时间,更需要实际行动。   坦桑尼亚需要明白,在国际舞台上,信用一旦失去,重建之路将漫长而艰难。               参考资料:毁约中国超百亿投资,向英国和日本示好,这个小国如今怎样了?——网易新闻

0 阅读:0
且听楚楚说

且听楚楚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