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的演讲中说了这么一段话:“我在想联合国的存在究竟是为了什么?联合国拥有无限潜能,我一直这么说,它拥有极其巨大的潜力,但现实是,它几乎完全没有发挥出这种潜力,至少现在是这样,他们似乎只会发表些措辞激烈的什声明,然后就不了了之。” 特朗普这话虽说听着有点冲,但确实戳中了联合国眼下的尴尬处境,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能发挥的实际影响力确实越来越有限了。 就拿大家常听说的巴勒斯坦问题来说吧,现在联合国会员国里,已经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国家都承认巴勒斯坦是个独立国家了,算下来得有 150 多个国家呢。可巴勒斯坦就是没法成为联合国的正式成员国,核心原因就是美国一直在从中阻挠。 就在最近的安理会第 10000 次会议上,15 个理事国里 14 个都赞成加沙停火的决议,结果美国一票就给否决了。自 2023 年 10 月巴以冲突升级以来,安理会前后提了 14 次相关决议草案,只有 4 次通过,美国光反对票就投了 8 次,其中 6 次都是它单独一票否决的。 这就看得很明白,就算国际社会大多达成了共识,联合国也没法把这些共识变成实际行动。 更要命的是,联合国不光在重大议题上 “卡壳”,内部的运行效率也低得让人着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自己都公开说,联合国快被 “文山会海” 逼到崩溃边缘了。 去年一年里,联合国系统就开了 2.7 万次会议,还写了 1100 份报告,这里面有五分之三的报告说的都是重复的事儿,好多报告下载量连 1000 次都不到,更别说有人真的细看了。 而且现在的决议越写越长,安理会的决议比 30 年前足足长了 3 倍多,可写得再详细,执行不下去也白搭,这不就应了特朗普说的 “发表些措辞激烈的声明,然后就不了了之” 嘛。 造成这种局面,很大程度上和安理会的 “一票否决权” 有关。这个权力本来是让大国承担更多责任的,可现在常常变成大国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 从联合国成立到现在,美国已经用了 86 次否决权,苏联和俄罗斯加起来更是用了 143 次。就像巴以问题里,美国靠着这权力一次次挡住国际社会的呼声,其他国家再着急也没用,联合国的权威性自然就慢慢降下来了。 不过话说回来,联合国也不是一点用没有。这些年它部署了超过 6.8 万名维和人员在 83 个国家执行任务,还为 4.4 亿儿童提供了防营养不良的援助,每年靠疫苗接种能挽救 300 万人的生命。但这些成绩掩盖不了它的短板,要是一直这么下去,再过些年恐怕真没人信它了。 现在联合国自己也意识到了问题,古特雷斯秘书长已经发起了 “联合国 80 周年改革倡议”,打算从提高效率、审查任务、调整结构这三方面下手,还计划缩减预算、搞数字化系统来追踪决议执行情况。 可改革哪有那么容易啊,毕竟涉及到大国的核心利益,就拿否决权来说,现在只有美国公开支持限制否决权,其他常任理事国态度都还不明朗。 我觉得,联合国的价值从来都没消失过,只是被旧的规则和部分国家的私心给束缚住了。它就像一座老房子,不是得推倒重建,而是得好好修修门窗、换换线路,让它能跟上现在的世界。 要是大国还抱着 “一票否决权” 不放,再怎么喊改革口号也没用;可要是没有联合国这个平台,各国连坐下来谈的地方都没有,那国际社会只会更乱。 大家想想,联合国改革该从哪儿先下手呢?是先管管 “文山会海”,还是得动一动 “一票否决权”?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
以色列敢不敢对我国动手?明的肯定不敢动,一条055就能灭它的国,何况中东有2——
【203评论】【10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