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怎么能这么聪明!”浙江杭州,一男子家种植的山核桃成熟后,怎么运输下山成了难题,一袋山核桃重达六七十斤,人工搬运要二十多分钟,无人机吊运成本高,没想到,男子父亲竟用铁丝网自制100米的“滑梯”,一个人从山上倒核桃,一个在山下接,成本低的同时还能重复使用,网友:这就是劳动人民的智慧! 这山核桃长在半山腰,熟了之后摘下来装袋,单袋就有六七十斤重。以前都是家里壮劳力扛着下山,弯弯曲曲的山路不好走,一趟下来得喘二十多分钟,遇上雨天路滑,还得小心翼翼怕摔着。后来想过用无人机运,可一算账,一趟运不了多少,电费、机器损耗加起来,卖核桃的利润都得贴进去不少,实在不划算。 男子正愁呢,他爸不知从哪儿翻出一堆旧铁丝网,又找了些木桩子,蹲在院子里比划半天。第二天一早,老爷子就带着工具上山了,把铁丝网顺着山势架起来,用木桩固定在树干和石头上,硬生生铺出一条一百多米长的斜坡“滑梯”。铁丝网眼儿密,山核桃滚着不漏,坡不算太陡,速度也能控制住。 试的时候,老爷子在山上把装核桃的袋子口一敞,核桃“哗啦啦”顺着铁丝网往下滑,山下的人守在出口,拿个大筐接着,噼里啪啦一会儿就接满了。一趟下来,比人工搬运快了十倍都不止,俩人配合着,大半天就把山上的核桃运得差不多了。 男子拍视频的时候,镜头里的铁丝网滑梯看着不算起眼,甚至有点简陋,可实用性是真强。网友看了都佩服:“这办法绝了!不用花啥钱,还能年年用,比那些花里胡哨的设备管用多了。”还有人说:“老一辈人就是能琢磨,遇到难题不犯愁,就地取材就能想出招,这才是真本事。” 其实劳动人民的智慧,往往就藏在这些土办法里。他们不跟你讲复杂的原理,就认一个理儿:能解决问题的就是好办法。山核桃运下山难?那就顺着山势找捷径;成本不能高?那就用家里现成的东西改造。这种在生活里摸爬滚打练出来的机灵劲儿,比书本上的知识更接地气,也更有生命力。 现在总说“科技改变生活”,可有时候,最管用的点子往往来自对生活最细致的观察。就像这个铁丝网滑梯,没有复杂的设计,却把“省时、省力、省钱”全占了,这背后是常年跟土地打交道练出来的巧思,看着就让人觉得踏实。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人怎么能这么聪明!”浙江杭州,一男子家种植的山核桃成熟后,怎么运输下山成了难题
微风不徐徐
2025-09-25 08:46:0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