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时评|整治恶意挑动负面情绪,平台有责

新浪财经 2025-09-24 21:49:23

近期,有关管理部门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清朗·整治恶意挑动负面情绪问题”专项行动,聚焦社交、短视频、直播等平台,全面排查话题、榜单、推荐、弹幕、评论等重点环节,着力整治挑动群体对立、渲染恐慌焦虑、挑起网络戾气、恶意解读社会个案等问题。此举针对一段时间以来网上出现的一股惟流量马首是瞻、置公共价值于不顾的邪气歪风,赢得广大网民一致支持。

互联网是亿万网民的精神家园。一些人却别有用心地操弄,将本应信息互通、思想交流的网络公共空间,变成负面情绪泛滥的“泥沼”并从中攫取流量。何为“恶意挑动负面情绪”?一个牵涉几方关切的事件出现,未等尘埃落定,马上对当事方贴上职业、地域、性别的标签,再横跳不休地扮演观点对立的争吵,挑起所谓热度,挑动群体间矛盾。一部电影上映,一场赛事结束,有人就故意鼓动“饭圈”粉丝拉踩、谩骂或者组织批量举报投诉等行为。一个社会热点初露端倪,事实尚未核查清楚,就有人恶意捏造所谓“公告”或“内幕消息”传播谣言,利用不明就里的网民朴素情绪挑起网络戾气。这些行为像一把把尖刀,刺痛众多网民的心,如一颗颗毒瘤,破坏了网络生态。

种种乱象背后,总有一些崇拜流量的营销号和MCN机构的兴风作浪。这些广大网民苦之久矣的“推手”时不时发动或参与“舆论战”,并通过雇佣水军等手段“点燃”舆论场,将个体焦虑、群体对立、社会矛盾无限放大,用作商业变现的“燃料”。但小股歪门邪道之所以能积聚成风,不能不说其中一条重要成因还在于平台未落实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有识之士早已发出质问:当明星艺人的琐事频繁登上热搜榜,当真假难辨的“小作文”满天飞,当对立冲突不断发酵,平台在做什么?是沉浸于流量的狂欢,迷失在一个接一个的“爆”词条中?还是乐此不疲,顺水推舟,把一条条毫无公共价值、散发着低俗恶意挑逗气味的垃圾信息接二连三助推上热搜热榜,甚或是嗅到“铜臭”诱惑,与推手机构同流合污,坐视公共讨论空间沦为“流量黑色产业链”的温床?

此次专项行动中,有多家头部社交媒体平台、短视频直播平台,因对热搜榜单监管不力,破坏网络生态秩序,受到约谈等形式的处理。有关部门释放出明确信号:履行主体责任,不能成为空话。网站平台有责任建设良好网络秩序,规范用户网上行为,遏制各类网络乱象,维护清朗网络空间。

从话题热榜到推荐算法,互联网平台的技术环节有“扩音器”的效果,对舆论生态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冲突性、戏剧性越强的信息,往往更能吸引眼球,这是传播规律决定的。但如果不对算法加以节制,不对热榜加以管理,那么后果不仅是某起争议事件在舆论场上留下“一地鸡毛”,长此以往也将巩固偏见,加深裂痕,网络空间中的对立情绪取代理性思考,主导一切形式交流,最终将造成更多的问题,带来更深的危害。所以,平台要落实主体责任,首先要纠正“流量至上”的扭曲价值观,摆脱流量焦虑,更应规范工作流程,强化内部约束,杜绝某些舆论推手“用钱开道”。

网络空间是现实社会的映照,负面情绪人时有之,吐槽也是生活日常。观点的碰撞、情绪的交织,共同构成网络舆论生态。健康的舆论生态,不是容不得一点负面情绪,而是要引导情绪合理表达,以公序良俗为底线,以文明理性为基准,容得下尽可能丰富的观点,承载起尽可能多样的情绪,并在此基础上推动社会共识的形成。因此,整治恶意挑动负面情绪问题,也是对网络舆论的所有参与个体重申“有话好好说”这项基本共识。唯如此,才能构建文明理性的舆论场,才能推动网络舆论场成为凝聚共识的良性空间。

3 阅读:118

评论列表

哦额填

哦额填

1
2025-09-25 11:34

应严厉打击歪风邪气!

游子

游子

2025-09-25 12:12

坚决支持网信办净化网络空间行动,严厉打击以刀郎点名、拜年支持的网络暴力造谣抹黑邪恶势力。

猜你喜欢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是一家创建于1999年8月的财经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