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次!中国成功弹射五代机,美国至今未实现。 福建舰连续弹射歼-35、歼-15T、空警-600,绝对是一件值得欢庆的大事。而这次弹射,也再次创下了一项世界纪录:首次有第五代隐形舰载战斗机,通过电磁弹射系统在航母上起飞! 按理说,这个“第一”本该由美国拿下,他们的“福特”号航母是全球首艘采用电磁弹射技术的航母,而且也能搭载F-35C隐形舰载机。论起起跑时间,美国可比咱们早的多,可偏偏美军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福特” 号自从 2017 年服役后,就没真正顺当过。它的电磁弹射系统当初设计的是平均 4166 次弹射才出一次故障,结果实际用起来,平均 181 次就炸一回锅,2020 年还出过两次大故障,直接让弹射器停摆了 3 天。 更要命的是配套的阻拦系统,设计故障频率是 1 万 6 千多次才一次,实际却是 48 次降落就可能出问题,这哪儿敢让金贵的 F-35C 上去折腾?万一弹射到一半出故障,或者降落时拦不住,那损失可就大了。所以F-35C的弹射计划还停留在纸面上,连个实测的影子都没看着。 此外,海试进度也有明显的差距,福建舰从2024年5月首次海试到现在弹射舰载机,也就一年多时间,而 “福特” 号光完成类似测试就花了 7 年,预算还超了 22%,花了 130 多亿美元。现在美军也急了,把 F-35C 部署到日本岩国基地配合 “华盛顿” 号航母,可就是没法在 “福特” 号上常规运作,眼睁睁看着咱们抢了先。 这次福建舰的突破,可不光是争个 “第一” 的虚名。电磁弹射能适配从无人机到重型战机的所有机型,以后不管是加挂激光武器还是电磁炮,舰上的综合电力系统都能扛住,这为未来海战留足了余地。而且歼 - 35的隐身突防搭配歼 - 15T的重载打击,再加上空警 - 600的预警指挥,整个航母编队的攻防体系一下子就完整了,能在西太平洋撑起2000公里的防空圈。 可能有人会问,这是不是代表着我们的技术比美国更牛?说实话,并非是技术更加先进,而是我们选对了“路”。美国搞的是中压交流系统,得靠一堆大铁坨飞轮存能量,弹射前先让飞轮转起来存机械能,用时再转成电能,中间不仅能量损耗大,系统还复杂得要命,3 组 12 个飞轮对应 4 条弹射跑道,哪个坏了整条跑道都得歇菜。反观咱们福建舰用的是中压直流系统,直接省去了变频环节,能量利用率从美国的 60% 提到了 90% 以上,地面测试时 3000 次弹射都没出过错。而且咱们的系统是模块化设计,维护人员能比美国少 30%,还不用像他们那样每次弹射都耗 1 吨淡水,连常规动力都能扛得住高效弹射。 而中国的电磁弹射技术能快速突破,离不开一位关键人物——马伟明院士。他被称为“中国电磁弹射之父”,早在2006年就力主跳过蒸汽弹射,直接攻关电磁弹射技术。当时很多人觉得这是天方夜谭,毕竟美国花了21年、砸了32亿美元才勉强搞出来,而且问题不断。马伟明团队却硬是从自己的科研经费中挤出2000万元,在简陋的实验室里埋头苦干,最终在2008年研制出小型样机,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正是这项突破,让原本计划采用蒸汽弹射的003型福建舰改为直接上电磁弹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如今福建舰的成功弹射,标志着中国海军在航母技术上,已经追平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世界最先进水平。从2012年辽宁舰服役实现航母零的突破,到山东舰的自主建造,再到福建舰的电磁弹射,中国在短短十余年间完成了航母技术的“三级跳”。这不仅体现了国家综合国力和造船工业的进步,也为海军转型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 未来,伴随着福建舰的服役,中国即将迈入“三航母时代”,这意味着海军可以在多个战略方向同时保持存在,并能实现轮换部署、维修和训练,真正成为一支能够遂行远海任务、维护海洋权益的威武水师!
美方多次证实歼-10CE战果,却忽略了自己暴露了一个“秘密手段”,巴基斯坦怕是有
【11评论】【2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