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理由都懒得编了 特朗普竟然当众直言:““我们本不想从战争赚钱,但钱确实滚滚而来” 现代战争烧钱,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一场高科技局部冲突的花费,足以让任何一个国家的财政部门头疼。俄乌冲突打到今天,耗费的资金已经是个天文数字。 但就在大家都在计算成本的时候,唐纳德·特朗普的一句话,捅破了一层窗户纸。他说,美国正在从这场战争中获益。这话听起来刺耳,但坦白讲,它点出了一个很多人不愿直面的事实。 美国援助乌克兰的武器,花的并非美国纳税人的钱,而是欧洲盟友的钱。 乌克兰根据前线战况,向美国提出一份武器需求清单。接着,欧洲国家凑钱,将这笔巨款直接打给洛克希德·马丁、雷神这样的美国军火制造商,为乌克兰下单。 订单确认后,美国政府就批准从自己的武器库里,调拨相应的装备运往乌克兰。 这个流程跑下来,一举多得。美国军火商的钱赚到了,五角大楼的旧库存也清了。库存清了,自然就要下新的订单来填补,于是新的生产、新的利润,新一轮的循环又开始了。 就这样,一场发生在欧洲的战争,其人员伤亡的风险和真金白银的财务成本,被干净利落地转移给了乌"克兰和欧洲,而实打实的经济好处,却稳稳地落在了美国自己口袋里。 于是,大西洋两岸出现了截然不同的景象。在美国,军工复合体的股价一路走高,华尔街的投资者们喜笑颜开。 欧洲因为制裁俄罗斯导致能源短缺,美国的能源公司则抓住了这个窗口,以高出数倍的价格,将液化天然气源源不断地运往欧洲,赚得盆满钵满。 军工和能源这两大巨头,几乎没花什么直接成本,就迎来了一场泼天富贵。 另一边的欧洲,日子就难过多了。能源账单飞涨,通货膨胀高企,普通人的生活成本越来越高。不仅如此,他们还要接收数百万的乌克兰难民,并承担起为乌克兰军费买单的重任。 泽连斯基总统曾公开要求欧洲每月提供至少十亿欧元的军事援助,这让本已自顾不暇的许多欧洲国家,更是压力巨大。 斯洛伐克总理菲佐的一句抱怨,说出了很多欧洲人的心声:我简直不敢相信,斯洛伐克要去买美国的武器,然后再无偿送给乌克兰。 但抱怨归抱怨,路似乎只有这一条。法国一家智库的研究报告说得很清楚,像“爱国者”这种乌克兰急需的关键性防空武器,欧洲自己的生产能力根本跟不上。 当一场战争的持续,和一个大国的核心经济利益如此紧密地捆绑在一起时,通往和平的路就变得异常艰难了。特朗普的话,让冲突各方的心态都起了微妙的变化。 乌克兰或许会认为,只要美国的军工复合体还能一直赚钱,那么军事援助就不会轻易停止,那么通过谈判来解决问题的紧迫感,自然就没那么强了。 俄罗斯也看明白了,它的真正对手,或者说对手背后的那个关键角色,正在从这场冲突中稳定获利。既然如此,和谈的意义又在哪里? 这直接让俄乌的谈判桌,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美国的援助方式也很有讲究,从来不是一次性给足,而是小批量、多批次地给。给的量,刚好能让乌克兰顶住,但又不足以让它迅速取胜,战线就这么僵持着。这 种“精准”的控制,看上去更像是在持续地为欧洲制造采购需求。前线士兵的生命,在巨大的生意里,不幸地成了维持订单和利润所必须付出的消耗品。 特朗普这番话,让我们看到了国际关系中冷冰冰的一面。所谓的集体安全,变成了欧洲的集体买单,道义和责任在庞大的利润面前,显得有些无措。 笔者认为把战争变成一门可以外包风险的生意,开了一个极其危险的先例。因为它大大降低了发动一场代理人战争的门槛。对于幕后的利益集团来说,这仅仅是一项高回报的投资项目。 信息来源:《特朗普承认美国从俄乌冲突中获利》,人民日报,2025年9月20日。
就在刚刚!特朗普公开承认了2025年9月20日,特朗普毫不避讳地公开承认
【87评论】【10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