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河南周口,一名老师惊奇地发现,6点多了,班里的同学都回家了,只见一个男孩正在操场旁边捡垃圾。男孩是一名留守儿童,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性格比较内向,不爱说话。 这么晚了,家离学校近的同学已经吃过饭了,而小男孩还在操场捡垃圾。他今天的表现令老师刮目相看,因为她刚在课堂上讲过,我们不要随手丢垃圾,学校的卫生靠大家一起保持。 老师真心为他高兴,就想起班里有一个活动,每周实现两个同学的小愿望。老师就想帮小男孩实现愿望,用这种方式奖励他,希望他能发扬自己的优点,也希望他变得自信开朗一些。 老师回到教室,翻看小男孩的留言,上面写着“我的愿望:要是能有薯片就好了,我第一个想给妈妈尝尝。”老师泪目了,八岁的孩子给自己的小愿望里,还不忘自己的妈妈。 老师花了几块钱买了一包薯片,拿到班里问,这是啥?孩子们开心地回答,薯片。老师告诉孩子们,她今天要帮一个最近表现特别棒的同学实现愿望,接着才说出男孩的名字。 小男孩听到老师喊他的名字,开心地走到老师跟前,双手接过薯片站在讲台上,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周围的同学都羡慕地看着他,一起为他鼓掌。男孩心里乐开了花,嘴角的笑意怎么也压不住。 这一幕真的让人动容,我觉得这位老师做得特别好,非常有智慧。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奖励”了,更像是一种温柔的鼓励和引导。 老师没有只看到他内向、不爱说话,而是注意到了他默默为集体付出的善良和责任感,看到了他的闪光点,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肯定。 老师用“实现愿望”这种方式公开表扬,把他的优点展现在同学面前,既鼓励了他,又帮小男孩树立了信心。 “希望他能发扬自己的优点,变得开朗一些”老师这句话说得特别棒。她首先肯定了小男孩的优点,然后对“变得开朗”提出了一个美好的、没有压力的期望,这会让孩子觉得被理解和支持。 总得来说,这位老师是在用一种非常温柔和尊重的方式,帮助这个孩子建立自信,真的很暖心。(来源:南阳网)
这下出名了,不仅邻居都知道了,全网人民都知道了!河南,女子离婚后,前夫一家人突
【6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