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不如美国,机床不如日本,汽车不如德国,飞机不如法国,奢侈品不如意大利...

寒梅傲骨雪中情 2025-09-20 16:15:23

“芯片不如美国,机床不如日本,汽车不如德国,飞机不如法国,奢侈品不如意大利......”这些话似乎总是围绕在我们的生活中,不知为何,在一些人眼中,我们好像什么都很落后,一直在追赶那些发达国家。 这本质上就是偏见,拿中国的个别短板,去硬比别人的顶尖优势,却故意忽略了中国早就有不少领域跑在世界前面,更忘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在所有行业都当第一。 这些“不如”的说法有多片面?确实,美国在高端芯片设计、制造设备上有优势,但中国也不是全靠进口。 像手机里的射频芯片、汽车上的车规级芯片,国内企业已经能批量供货,而且价格比进口的还便宜,还有 5G 基站里的芯片,咱自己研究的巴龙芯片,性能一点不比国外的差。 再说汽车,以前大家觉得德国车、日本车靠谱,可现在再看路上跑的车,中国品牌的新能源车,不管是续航里程还是智能驾驶,都不比特斯拉、宝马的新能源车差。 去年中国新能源车出口量超过了200万辆,比德国、日本的新能源车出口总和还多,欧洲街头现在到处能看到中国品牌的电动车,连德国车企都开始慌了,忙着跟中国企业合作搞电池研发。 飞机领域也一样,虽然法国空客、美国波音的大飞机占了主流,但中国的 C919 大飞机已经完成商业首飞,还拿到了上千架订单。 而且咱们的支线飞机 ARJ21 早就投入运营了,飞了这么多年没出过大问题,这说明中国在大飞机领域已经从“追跑”变成“并跑”了。 至于奢侈品,意大利的包包、法国的香水确实有名,但奢侈品这东西本来就是靠品牌历史和营销堆起来的,不是说质量多好。 中国也有自己的高端品牌,比如丝绸领域的万事利,做的丝巾能当国礼送给外国元首,工艺比意大利的丝绸还精细。 还有陶瓷领域的东道汝窑,茶具的质感和设计,一点不输欧洲的奢侈品餐具,,只不过中国品牌没那么会搞营销,所以知道的人少,但这可不代表“不如人”。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特别之处在于,咱们不仅有拿得出手的优势领域,还在拼命补短板。 比如特高压输电,全世界只有中国能把特高压技术玩得这么溜,从设计、建设到设备制造,全是自主研发现在还帮巴西、印度建特高压电网,让他们用上稳定的电力。 还有高铁,中国高铁里程占了全世界的三分之二,运营速度、安全性都是世界第一,连德国、日本这些老牌高铁国家,都要引进中国的高铁技术。 而且中国补短板的速度快得惊人,就说光刻机,这是芯片制造的核心设备,以前全靠荷兰 ASML 一家垄断,中国连看都不让看。 可短短几年,中国企业就突破了 28 纳米光刻机的技术,照这个速度,追上顶尖水平只是时间问题。 这种 “处处不如人” 的偏见,其实是没搞懂国家发展的逻辑,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在所有领域都做到第一,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短板。 就像瑞士,手表、巧克力世界第一,可它的汽车、芯片全靠进口,再比如挪威,石油开采技术厉害,可它的电子产品、机械制造根本拿不出手。 日本还曾被人说 “不如美国”,汽车不如美国的福特、通用,电子不如美国的 IBM,可短短 20 年,日本的汽车就占领了美国市场,索尼、松下的电子产品也风靡全球。 中国的市场更大、产业链更全,就拿家电来说,以前大家觉得日本家电好,可现在中国的海尔、美的、格力,不仅在国内卖得好,还占领了全球一半以上的市场,日本家电反而越来越不行了。 再看造船,以前韩国的造船业世界第一,可现在中国的造船订单量已经超过韩国,不管是集装箱船还是 LNG 船,中国都能造,而且质量更好、价格更低。 说到底,那些说中国 “处处不如人” 的人,要么是没看到中国的进步,要么是故意带节奏。 中国从来没说过要在所有领域都当第一,而是脚踏实地,把自己的优势做扎实,把短板一点点补上。 现在的中国,既有特高压、高铁、新能源这些 “王牌”,又在芯片、光刻机、工业软件这些领域拼命追赶,这种全面发展的能力,全世界没几个国家能做到。 以后再听到有人说“中国不如谁”,不妨问问,说的是哪个领域?中国的特高压怎么不说?中国的高铁怎么不提? 国家发展不是短跑,而是马拉松,中国现在虽然还有短板,但一直在往前跑,而且跑得越来越快。

0 阅读:26

猜你喜欢

寒梅傲骨雪中情

寒梅傲骨雪中情

寒梅傲骨雪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