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做局了?”四川成都,58岁女子花费143万元买了一家店铺,本想靠每月9000元的高租金养老!可签完合同后,女子却发现每月租金连5000元都达不到,因此她觉得是中介、房东和租客三方做局,合伙来骗她,于是就要求解除合同!没成想房东不仅一口拒绝,还以违约为理由,要求女子赔偿28万元!网友:贪心不足蛇吞象,一百多万足够养老了! 2025年8月18日,对于高女士来说,是个再糟心不过的日子。 这天,她再次接到房东李女士委托律师发来的催款函,要求她支付28万元违约金,否则将面临被起诉的后果。 看着手中这份薄薄的函件,高女士的心情沉重到了极点,回想起这几个月的经历,满心都是悔恨与无奈。 事情还得从今年年初说起。辛苦了大半辈子,高女士和老伴手头有了些积蓄,一直想着找个靠谱的投资方式养老。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小区门口遇到房产中介小王。 小王得知高女士的想法后,眼睛一亮,立刻向她推荐了位于成华区的一家商铺。 “高阿姨,您可算找对人了!”小王热情地介绍道,“建设路附近有个超棒的铺子,位置好、人流量大,租客稳定得很,每个月租金保底9000元!” 在小王的极力劝说下,高女士决定去实地考察一番。到了商铺一看,周边确实热闹非凡,人来人往。 店铺内,租客刘老板正忙着招呼顾客,生意看着十分红火。刘老板一边忙碌,一边抽空对高女士说:“阿姨,这铺子我租了好多年了,一直按时交租,您放心,以后租金肯定也不会少您的。” 中介小王在一旁补充:“高阿姨,您看看这周边的环境,再看看这生意,9000元租金真的是很实在的价格了。” 高女士被眼前的景象和两人的话语打动,她心动了。回到家后,她和老伴反复商量,想着每月9000元的租金,足够老两口安稳养老了。 在中介和房东的催促下,高女士很快下定决心,在3月15日与房东李女士签订了商铺买卖合同,以143万元的总价买下了这套商铺。 合同签订时,高女士满心欢喜,以为自己找到了一份可靠的养老保障。但没想到,好景不长。 第一个月收租的时候,高女士只收到了4800元,这与当初承诺的9000元相差甚远。 她急忙联系租客刘老板,刘老板却表示:“阿姨,这租金已经不低了,这地段的行情就是这样,我也是看在老租客的份上才租着,不然都想退租了。” 高女士又找到中介小王,小王却开始推脱责任,说这是租客和房东之间的事,他只是负责牵线。 高女士觉得事情不对劲,开始四处打听周边商铺的租金情况。 这一打听,她才发现,同地段类似面积的商铺,租金普遍在4000 - 5000元之间,根本没有像她买的商铺宣传的那么高。 而且,她还意外得知,租客刘老板竟然是房东李女士的远房亲戚。联想到之前签订合同的时候,房东和租客的热情表现,高女士恍然大悟,她觉得自己被中介、房东和租客三方串通起来欺诈了。 愤怒不已的高女士找到房东李女士,要求解除合同,退还自己的购房款。 李女士却一口拒绝,她表示:“合同都签了,钱也收了,现在说退就退,哪有这么容易?这是你单方面想毁约,故意制造问题。我提供的租赁时间、情况和租金,完全真实,是你自己没搞清楚状况。” 李女士还拿出当初签订的买卖合同,指着违约条款说,按照合同约定,高女士如果要解除合同,需要支付总房款20%的违约金,也就是28万元。 高女士当然不肯就范,她坚信自己是受害者。于是,她四处奔走,收集证据,还咨询了律师。 律师告诉她,结合本案实际情况以及法律规定,要认定合同无效具有一定难度,但若能确认房主具有欺诈行为或与中介串通进行欺诈,则人民法院也有可能撤销合同。 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高女士还联系了媒体,希望通过舆论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这件事被曝光后,迅速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有的网友指责中介和房东太黑心,利用老年人对投资知识的欠缺设局诈骗;也有网友认为高女士自己太冲动,投资前没有充分了解市场行情和风险。 面对种种议论,高女士心力交瘁,但她依旧没有放弃维权,她决心要为自己讨回一个公道。 在这场纠纷中,高女士的遭遇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在进行任何投资活动时,都不能仅凭口头承诺和表面现象就轻易做出决定。尤其是涉及大额资金的房产投资,一定要谨慎再谨慎。要实地考察、多方打听,了解真实的市场行情; 仔细审查合同条款,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于明显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承诺,更要保持警惕,避免陷入投资陷阱。 毕竟,每一分养老钱都来之不易,容不得半点马虎。 信源:齐鲁晚报·果然视频 免责声明: 文章内容以及图片皆来自官方媒体报道或第三方平台, 真实案例整合分享, 对于文章内容如有疑问或侵权行为,请联系本人进行修改或删除! ! !
“被做局了?”四川成都,58岁女子花费143万元买了一家店铺,本想靠每月9000
孙琪的书房
2025-09-20 11:12:5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