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霍英东运送支援志愿军的物资途中遭遇海盗劫船,对方持枪直指他的额头。在呼吸几乎凝滞的生死瞬间,他毅然做出一个惊人决定…… 1950年深秋的一个夜里,珠江口风急浪高,霍英东的货船"联发号"正在破浪前行。突然,三艘快艇从暗处窜出,机枪子弹"砰砰"地打在船舷上。一个满脸刀疤的汉子跳上甲板,枪口直接顶住霍英东的脑门:"识相的就赶紧把货交出来!" 谁都想不到,这个被枪指着的年轻人,此刻最担心的不是自己的性命,而是舱里那批盘尼西林。这些药品要是送不到内地,前线不知有多少伤员要遭罪。 霍英东本是个水上人家的苦孩子。1923年他生在舢板上,爹妈都是疍家人,一辈子在海上漂。7岁那年台风夺走了他爹和两个哥哥的性命,娘儿几个只好上岸,挤在湾仔一间铁皮屋里。他从小就在码头上混,扛大包、搬货箱,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过。18岁那年,他用攒下的血汗钱买了条破船,从此开始了水上营生。 朝鲜战争爆发时,霍英东的船队已经有六条船了。那天,南光公司的老陈悄悄找到他,说需要往内地运药品。老陈话没说透,但霍英东心里明镜似的——这都是要送去朝鲜前线的。 第一次运输就出了岔子。船刚到澳门水域,就被"水鬼林"的海盗团伙盯上了。那帮人凶神恶煞,把船上的奎宁、纱布抢了个精光。霍英东蹲在甲板上,看着空荡荡的货舱,心里比刀割还难受。 "这么干不行!"当晚他就把船老大们召集起来,"咱们得想个万全的法子。" 大伙儿七嘴八舌地出主意。最后定下个"五船联动"的方案:五条船结伴出行,但走不同的航线;船上要加装密封舱,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把贵重药品沉入海底;还要雇几个好水手,专门负责紧急情况下的潜水作业。 改装船只花了血本。霍英东把前些年攒的家底都快掏空了,老婆急得直跺脚:"你这要是赔了,咱们全家都得喝西北风!"霍英东只是笑笑:"前线将士连命都舍得,我舍点钱财算什么。" 新方案果然管用。有次船队遇上英军巡逻艇,船员赶紧把盘尼西林沉入海底。等巡逻艇一走,潜水员立马下海捞货。最惊险的一回,货刚捞上来就来了群鲨鱼,幸好老水手有经验,敲着船板把鲨鱼惊走了。 霍英东的船队越来越有名气,但也引起了港英当局的注意。他的货船经常被无故扣留,账户被冻结,甚至还收到过恐吓信。有回在码头,几个陌生汉子把他堵在仓库里:"霍老板,这趟浑水不好蹚,小心哪天喂了鱼。" 但这些都没让他退缩。三年里,他的船队总共跑了八百多趟运输,运往前线的物资包括: • 药品:盘尼西林、奎宁、止血绷带 • 工业品:轮胎、汽油、钢铁 • 军需品:望远镜、无线电、医疗器械 每趟都是生死考验。船员们都说,跟霍老板干活刺激得很,一会儿要躲海盗,一会儿要避巡逻艇,有时候还得跟风浪搏命。 1953年停战后,霍英东大病一场。医生说是积劳成疾,得静养半年。可他才缓过劲来,又张罗着搞房地产去了。有人问他图啥,他总是那句话:"我就是个普通生意人,做了该做的事。" 直到2006年他去世时,在整理遗物时,人们发现了他珍藏的一个铁盒子,里面装着当年运输物资的清单、几发子弹壳,还有一张已经发黄的航线图。图上有他亲笔写的一行小字:"人生在世,总要为这片海做点什么。" 【消息源自:《霍英东与海上补给线》2019-11-23 岭南文史】
🐼日本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如果不出兵,美国人不会打到中国去,
【4评论】【4点赞】
天涯
[赞][赞][赞]
徐强
画重点,英军巡逻船
光&影
看看霍家,再看看李嘉诚,做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什么李超人?我呸![滑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