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全国家长都知道了 钱学森之子钱永刚直接点破现在教育最缺的不是分数,而是被刷题磨灭的求知欲。 刷题刷到孩子近视率飙升,体质连年下降,心理倦怠综合征发生率超过三成。 钱永刚讲,他父亲钱学森一直强调,培养创新人才不能光练逻辑思维,形象思维训练同样重要。 学习真不是靠死记硬背和大量刷题就能高分,关键得用对方法,让知识活起来。 网友评论: 一味地追求分数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发挥发掘每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才是最重要的。教育的本质就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当然分数也不是说就不要了。 道理不是没人懂。问题是要想形成产业,必然是要人为的制造出N多“需求”来,有了这样的“需求”,对应跟进“服务”,资本的效益就来了。如果还按照80年代之前的教育模式,资本怎么赚钱呢。 “但真相是,某高校调查发现,考得好的往往是那些兴趣广、不爱死读书的学生。”这句话谁说的?哪个高校调查的?数据分析在哪里? 素质教育提出有30年了,做教育的不研究如何教育,唯分数选拔标准让学生和老师疲惫不堪,进步阻力在哪里呢? 问题的症结中考加高考,以分数论,但也不可否认以分数录取相对简单和公平。因此小镇做题家没有错。现在高考大制度也没错。刷题虽然压制了创新性,但同时张现了毅力,坚持!实际上观察下社会上有1000分之1甚至万分之一人有创造能力就行了! 高考制度之前改革了-大学自主招生,初衷是好的,结果是好是坏不得而知。例如清华每年40%的是社招(看分数),其余60%是专招,是否这60%的专招都是有专项才能,没有统计数字!! 社会能保障90%以上的公平公正巳相当不错了。 中国有很多诸如钱老等伟大的科学家,其中一点天赋是占了很大原因(智商很高),但90%以上的是普通人,根本达不到呀。 故现在制度保障了绝大多数人的公平就行,天才会在任何环境下都会冒出来的。 现在的教育方式或许是有问题的,但却是最适合广大普通学生的。 天才学生终究是极少数,绝大多数的学生只是平庸之辈。 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平时多刷题,在高考时哪怕只多考十分,那也很可能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对普通学生实行天才学生的教育,那才是真正的灾难。 我是1960年上小学的,那个时候,下午只有两节课,放学了总是与同学一起翻墙,进民国时期英国驻武汉总领事馆进去玩,在有一个街区大的领事馆区内,在草坪上疯跑、打滚、捉蛐蛐、挖蚯蚓(到长江边钓鱼用)、放风筝(自己做的);再就是去无线电商店买矿石、耳机、可变电容器等,安装矿石收音机。用木条钉成十字型,用尺等距离画点,然后钉上小铁钉,用漆包线绕成网状,将其绑在竹杆上,支在房顶上做矿石收音机的天线;找来两个旧轴承、一些木料,自己做滑板车;养鸽子;到长江里去游泳……比现在的孩子快乐多了!晚上9点钟睡觉已经是很晚了! 学习 钱永刚
说好的快乐教育呢[狗头]
【52评论】【4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