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杜特尔特将迎审判大结局,这时候美国政府出手了。 杜特尔特的反毒行动从2016年5月开始,全国各地警方执行总统令,目标是清除毒品网络。他公开鼓励警察果断行动,甚至说过类似“如果有抵抗就开枪”的言论。这导致了很多街头处决,受害者大多是穷苦人,像是摩托车司机或小贩,被指控涉毒后就没了踪影。联合国和人权观察都介入调查,记录了大量证据,包括目击证词和警方报告。 2022年他卸任总统后,菲律宾退出国际刑事法院,但ICC的调查没停,因为菲律宾之前是成员国,法院有权追责毒品战争时期的罪行。 杜特尔特退休后回到达沃,继续活跃在政坛,支持女儿萨拉和继任者小马科斯,但那场战争的阴影一直跟着他。国际压力越来越大,ICC从2018年就开始初步审查,2021年正式授权全面调查。 事情到2025年3月突然升级。3月11日,菲律宾当局根据ICC的逮捕令,在达沃抓捕了杜特尔特,当时他80岁高龄。次日,他就移交给海牙的ICC拘留所。这事儿在菲律宾国内炸了锅,支持者上街抗议,觉得这是外国干涉主权,但受害者家属则松了口气。人权组织大赞这是正义一步,Amnesty International说这是对数千受害者的里程碑。 ICC的指控主要是反人类罪,焦点是毒品战争中的系统性谋杀。他们收集了大量证据,包括幸存者证词、警方内部文件和法医报告。杜特尔特被关在海牙的拘留设施,接受初步审讯,辩护团队强调他的健康问题,申请临时释放,但法院没批。3月14日他首次出庭,通过视频连线,检察官陈述了指控细节,律师则辩称菲律宾国内有权处理。 审判进程推进得挺快,ICC预审庭定下时间表,计划在9月23日开确认指控听证会,这一步如果通过,就进入正式审判阶段。杜特尔特的团队提交医疗报告,说他有心脏病和认知问题,行动不便,需要药物支持。检察官要求独立评估,法院同意安排专家检查。 整个夏天,海牙的法庭忙着审阅文件,证人陆续作证,描述毒品行动的残酷细节,比如穷人区夜间搜捕导致的家庭破碎。菲律宾政府态度暧昧,小马科斯没公开反对移交,但国内政治压力大,支持杜特尔特的势力在国会闹腾,质疑ICC的合法性。 就在听证会前一个月,8月20日,美国政府突然出手了。特朗普政府宣布对四名ICC官员实施制裁,包括两名法官和两名检察官,其中有负责菲律宾案件的成员。制裁包括冻结资产和旅行禁令,美国国务院说这是因为ICC政治化严重,没权调查美国及其盟友的公民。 早在2025年2月,美国就发过类似行政令,针对ICC对美以调查的回应,这次扩展到更多人。 事实检查显示,这些制裁主要是为保护美国士兵在阿富汗的行动和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不是专门帮杜特尔特,但客观上搅了局。ICC马上回应,说这损害司法独立,但程序没变。 美国这步棋来得巧,就在9月8日,ICC预审庭决定推迟9月23日的听证会,原因是杜特尔特的健康评估还没完。法官们审议后,同意让中立专家全面检查,包括身体和精神状态。这延期让案件悬着,杜特尔特继续关在拘留所,律师每周去谈策略。菲律宾国内反应两极,支持者说美国帮忙了,受害者家属则担心正义拖延。人权观察指出,这反映了国际法面临的现实挑战,大国干预让小国案件更复杂。 回看杜特尔特的整个故事,他的崛起靠的就是反毒铁拳,在菲律宾底层民众眼里,他是英雄,因为毒品确实毁了很多家庭。但那场战争的代价太高,数千条命没了,很多是穷人被当靶子。ICC调查从一开始就争议大,菲律宾退出法院后还想挡,但法律上站不住脚。2021年,法院授权调查后,检察官去菲律宾收集证据,采访受害者和前警察。杜特尔特公开嘲笑ICC,叫它“白人法庭”,但逮捕后他低调了,健康成了挡箭牌。 特朗普上台后,重启对ICC的敌对政策,2020年就制裁过检察官,这次是延续。国务院8月20日的声明强调,ICC无权管非缔约国的事,美国和以色列都不认它。菲律宾虽是盟友,但杜特尔特案没被点名,媒体事实检查也确认不是为他。 不过,作为美菲军事条约伙伴,这制裁间接帮了忙,让法庭官员分心,资产冻结后他们得忙法律纠纷。ICC有18名法官,制裁的两人正好在预审庭,处理菲律宾案的证据审查受影响。国际法专家说,这暴露了全球正义的弱点,大国一出手,小案子就卡壳。 延期后,案件怎么走还得看医疗报告。专家团9月中旬去检查,评估杜特尔特能不能站审判。如果健康太差,可能转到临时释放或远程出庭,但检察官会争到底。菲律宾社会分裂严重,小马科斯政府夹在中间,国内有集会支持杜特尔特,也有人权团体推正义。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关注着,呼吁别让政治干扰司法。杜特尔特的遗产复杂,反毒虽打击了贩毒网,但也留下创伤,经济上毒品相关犯罪降了,可人命损失不可逆。
莎拉祸从口出?国际刑事法庭拒绝了杜特尔特律师对老杜由第三方国家接收的申请,同意了
【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