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混社会,23岁建社团,26岁被核准死刑。这不是电影情节,是真实发生在广东的

屋顶橙子味 2025-09-17 20:03:38

17岁混社会,23岁建社团,26岁被核准死刑。这不是电影情节,是真实发生在广东的惨剧。一个95后”黑老大”,13次强奸10名未成年少女,其中5人是幼女,7次轮奸。他创建的”热心社团”微信群,成了控制未成年人的犯罪工具。更让人后怕的是,这些女孩被胁迫加入”女团”,有的12岁,有的13岁,被灌醉、被暴力伤害,却不敢报警,因为害怕报复。 说实话,看到这些数字,我手都在抖。12岁,本该在教室里读书,却被当成商品交易;13岁,本该和朋友一起玩耍,却要面对这样的噩梦。这哪是”混社会”,是把孩子当成了犯罪工具。最让人心寒的是,周某的犯罪不是偶然,而是系统性的。他要求新成员”带未成年女性与他发生关系”,把犯罪当成了入会的”门槛”。这不就是把人性的底线彻底踩碎了吗? 更可怕的是,这样的犯罪为什么能持续那么久?17岁就开始犯罪,却没人管,没人发现。家庭呢?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对孩子疏于管教。学校呢?对校园霸凌、未成年人犯罪的预警机制形同虚设。社会呢?对利用未成年人犯罪的组织打击不力。我们总说”保护孩子”,可当孩子被伤害时,我们却连最基本的保护都给不了。 我认识个女孩,初中时被同学骚扰,她不敢说,怕被孤立。后来她告诉我:“我怕说出去,别人会觉得我’不干净’。“这种恐惧,就是周某们能得逞的根源。当孩子觉得”说出来会更糟”,当社会觉得”未成年犯罪不算大事”,犯罪分子就敢越来越嚣张。 这哪是”95后黑老大”的问题?是我们整个社会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失职。我们一边喊”要保护孩子”,一边却把孩子当成了可以随便伤害的对象。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些女孩不敢报警?不是她们不勇敢,是她们害怕”被当成麻烦”,害怕”没人信”。 那个12岁的女孩,被周某强行奸淫后,不敢告诉任何人,只能默默承受。她可能现在还在害怕,害怕洗澡时有人敲门,害怕一个人走在路上。这种恐惧,会伴随她一生。 我们不是要吓唬人,是想说:安全不是靠运气,是靠行动。下次看到孩子和朋友相处,多问一句”今天开心吗”;下次看到学校有欺凌现象,别当”看客”;下次看到网络上有犯罪信息,别只当个吃瓜群众。 你身边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是不是也觉得”孩子大了,自己能处理”?来评论区说说吧。也许你的一句”我也担心”,就能让另一个孩子多一分安全感。别让”下次”变成”永远”,别让”沉默”成为伤害的开始。 (案例来源:北京日报)

0 阅读:0
屋顶橙子味

屋顶橙子味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