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武松当年没有拒绝潘金莲,而是顺水推舟接受了她的心意,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原著道:那日武松下班回家,带了一匹彩色缎子送给嫂嫂做衣裳。潘金莲笑嘻嘻接过料子,当晚就备下一桌酒菜。 几杯酒下肚,她把自己喝剩的半杯递到武松面前,眼波流转间心思再明白不过。谁知武松顿时翻脸,劈头盖脸一顿臭骂:武二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不是败坏风俗没人伦的猪狗! 这话说得太重了。潘金莲本来还满心欢喜,被这么一骂,委屈得眼泪直打转。等武大郎回来,她反而倒打一耙,哭着说武松调戏她。 从此叔嫂之间结了梁子,武松见到潘金莲就话里带刺,说什么篱笆不牢,犬儿钻得入来。 潘金莲也来了脾气,回怼道:“我自从嫁了你哥,真个蝼蚁也不敢入屋里来。这话倒是不假,她虽然嫌弃武大郎又矮又丑,但在此之前确实安分守己。 偏偏被武松这么一羞辱,她索性破罐子破摔,后来才会开窗晾衣时故意失手掉落竹竿,引来西门庆。 假如武松处理得委婉些,或者潘金莲没有因爱生恨,或许就不会有后来的毒杀亲夫血溅鸳鸯楼等一系列惨剧。 武松不会丢了都头差事,不用上山落草,更不会在征方腊时断了一条手臂,最后出家当和尚。 但仔细想想,以武松的性格,怎么可能接受嫂子的心意?他从小父母双亡,是哥哥武大郎含辛茹苦把他拉扯大。 在他心里,长兄如父,对哥哥只有敬重感恩。更何况武松是个直性子好汉,最看重伦理纲常,让他做出这种违背人伦的事,比登天还难。 再说潘金莲,她原本也是苦命人,被大户人家强迫嫁给不喜欢的武大郎。 若是遇上别人,或许还能安安生生过日子,偏偏遇上武松这样英武的男子日日在家中出现,让她那颗死寂的心又活了过来。求而不得之后,因爱生恨,一步步走向极端。 其实不管武松怎么选,结局早已注定。以当时的社会风气,这事一旦被发现,两人都会身败名裂。武松的官做不成,潘金莲也要被沉塘。更何况以武松的正直性格,就算一时糊涂,事后也必定悔恨交加,无颜面对兄长。 所以说,怎么选都是错的,你们觉得呢?
如果武松当年没有拒绝潘金莲,而是顺水推舟接受了她的心意,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原著
山羊爱吃羊嗄
2025-09-17 17:24:1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