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中的两种“短视”选择。 2025年高考已经结束了,反思今年考生的选

军哥育人 2025-09-16 16:37:53

2025年高考中的两种“短视”选择。 2025年高考已经结束了,反思今年考生的选择,表面上看,越来越多考生及及家长选择了“用高分换就业”,显得更理智了。比如江西3名可以上清北的考生,最终选择了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的优秀专业等。长远地看,2025年高考考生至少存在着两种“短视”选择。 一、求稳定岗位为未来埋坑 今年公费师范生和地方优师计划大火,部分院校录取线直逼985大学,这部分考生在这个一编难求的时代,为了一个岗位不惜用高分来换。 有人认为这是明智的,事实上这根本没考虑未来。从2020年开始,全国幼儿园入学幼儿逐年在减少,至2024年,在园人数减少超过500万人,全国幼儿园减少2.11万所,大量幼儿园老师出现过剩;同一年,适龄人数减少已波及到小学。等今年这些师范生毕业时,适龄人数减少将波及中学,届时,中小学老师将出现大量过剩。虽然这部分毕业生会有岗位,但大一部分人很难进入到一线教学岗位,很可能要去干一些辅助工作。 到时候,你们觉得他们会有很好的发展吗?到时候,他们只能再拼命”卷“教学岗位,用未来的“卷”为现在的求稳买单。 二、求高薪弃本选专,为未来转换岗位埋坑 2025年高职本科纷纷报喜,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将一名621分的高分考生收入囊中,600分以上的学生比去年多了17%;北京科技职业大学今年首次招生,在北京市专业组最高分超出本科控制线119分。表面上看,这些考生在为华为、腾讯、大疆等大厂的高薪而弃本选专,无可厚非。 但是,这一部分考生不要忘了,这些大厂的淘汰制,当你面临淘汰时,你将以何种方式再吸引其他单位再接收你?一无亮眼的证书,二无院校资源作为支持,你将如何应对?等回头再想起一些名校的好,可能为时已晚。未来只能选择更低廉的工作,来为弃本选专来买单。 当然,也许会有人成功,成为行业的大拿,但概率大吗?所以我认为,劝高分考生弃本选专的,心思就是BAD的,这是为行业分层作分流。

0 阅读:121
军哥育人

军哥育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