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罕见地承认美国的制造能力已经明显退化。最精彩的一句话是:“过去美国一天就能造出一艘船,而现在一年都未必能造出一艘,美国以前能轻松完成的事情,如今已经做不到了”。这是特朗普作为美国总统,首次承认美国制造业相对中国明显下滑,明显退化。 近年来两段话像坐标一样,标定出我们这个时代的某种走向,一段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对自家造船业的哀叹,另一段则是中国外交官中方在一次对话中的强硬表态。 它们看似毫不相干,却共同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现实:全球“实力话语权”的底层逻辑,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特朗普那番罕见的公开承认,像是一种内向的、对辉煌过往的追忆,他说美国过去能一天造一艘船,现在一年都难造出一艘。 这种巨大的落差,伴随着他脸上流露出的疲惫与无奈,与其说是谦逊,不如说是一种藏不住的深层焦虑。 这是一种典型的“实力追忆”,核心不是承认当下的问题,而是怀念那个似乎无所不能的昨天。 而大约四年前,中方的话语则是一种截然相反的姿态,向外的、划定边界的“实力宣告”。 面对美方“从实力地位出发”的惯用开场,他的回应直接而有力:“你们没有资格”,紧跟着一句“中国人不吃这一套”。 这里没有怀旧,只有对当下力量的确认,以及对旧权力秩序的明确拒绝。 当然任何有分量的话,都不是凭空说的,它必须有坚实的地面来支撑。 特朗普的“造船之叹”,正是美国具体工业能力衰退的一个缩影。 当曾经引以为傲的“钢铁”硬实力出现缺口,那种“一年造不出一艘”的感叹,实际上是对整个工业体系空心化的担忧。 中国的底气则来自另一幅图景,它不是靠某一个领域的绝对领先,而是源于一种“体系”的力量。 作为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这种能力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小到一颗螺丝钉,大到巨型工业设备,都能在自己的体系内完成。 这种全面的、网络状的工业基础,正是那句“不吃这一套”背后最硬核的支撑。 这两场话语的碰撞,其实预示着“实力地位”这个概念本身正在被重新定义。 过去美国的实力地位更多建立在军事和金融霸权上,制造业是其基座,特朗普的无奈,恰恰无意中承认了这个基座正在动摇。 而一个国家在全球博弈中的新“实力地位”,将越来越看重产业链的完整、供应链的韧性,以及系统的综合制造能力。 中国的崛起路径,恰恰展示了这种新实力的构成,它回答了一个问题:体系的完整性与创新的活力,共同构成了这个时代话语权的基石。 这种基于完整工业体系的崛起,趋势一旦形成,便很难逆转。 所以特朗普的追忆和中方的宣告,都不是孤立的言论,它们是全球权力天平发生结构性倾斜时,在话语层面最真实的反映。 一个时代的落幕,往往伴随着对往昔荣光的哀叹,而一个新时代的开启,则总是以清晰而自信的宣告为标志。 这场关于“实力话语权”的变迁,才刚刚开始。 以上信息来源于财联社 “美国一年都造不出一艘船”!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振兴造船业
特朗普突然发文,破天荒承认一件事情 全世界惊呆,中国愿意听!他罕见地承认美国
【8评论】【12点赞】
蹉跎
他忘记了他的钱都是怎么挣的,他自己炒炒房地产就发财了却叫别人投资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