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都在赌中国和美国究竟谁先撑不住,现在的情况是中国有货,美国有钱,可美国的钱买

是逸屹呀 2025-09-16 14:30:32

眼下都在赌中国和美国究竟谁先撑不住,现在的情况是中国有货,美国有钱,可美国的钱买不到中国的货,中国的货也卖不出去,赚不了钱。   一场奇怪的对峙正在上演,手握资本却买不到合意商品的美国和产能充沛但出口大门被堵上的中国。   双方都清楚高昂的关税是症结所在,但谁也不肯在政治和舆论的聚光灯下先眨眼。   这场博弈的逻辑其实很简单,谁先松口谁就能先喘口气。   毕竟市场和利润有自己的脾气,它们从不理会政治家的固执,经济的阵痛,已经实实在在地传递到了每个角落。   今年夏季美国的通胀率达到了2.7%。对普通人来说,这意味着日常开销又涨了,去商场逛一圈,会发现货架上的中国家电少了足足一半,想买件便宜耐用的东西越来越难。   替代品来了,但总感觉不对劲,从东南亚运来的咖啡机,价格比三年前的中国货贵了三成。   更让人头疼的是质量,越南产的圣诞彩灯,一箱不仅比过去少了20%,线头还特别容易掉。   品控问题甚至更离谱,有服装品牌发现,越南工厂生产的一批货,连纽扣颜色都做不到统一,但是为了防止断货,这些美国品牌只好硬着头皮多备了30%的库存。   这种连锁反应正在蔓延,2024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机电产品下滑了12%,吊诡的是这反而带火了本土的电器维修生意,大家都在修修补补,凑合着用。   另一头的美国农场主则笑不出来,大豆和猪肉的中国订单大幅缩水,产品堆在仓库里,利润被严重挤压,一些小型农场,就在这种压力下悄无声息地倒闭了。   而在中国又是另一番景象,虽然一些专供美国市场的工厂日子很难过,比如东莞一家户外家具厂,就因美国客户的报价低于成本,无奈裁掉了两百多人。   但更多企业在主动求变,2024年中国的外贸总额超过43万亿元,居然创了新高。   秘密就在于“东方不亮西方亮”,对美出口的缺口,被新的贸易伙伴填上了。   珠三角的电子厂把部分生产线改成了光伏组件,产品主要卖给沙特和巴西。   义乌的小商品老板们,砍掉了四成销往美国的万圣节面具订单,转头去开发东南亚市场喜欢的宗教饰品。   新的贸易版图正在被一笔一划地勾勒出来,2024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额,首次占据了半壁江山,对东盟的出口,更是实现了13.4%的增长,有效对冲了损失。   这种变化,能从最细微的地方感受到,新疆的风电设备被运往巴基斯坦,云南的蔬菜冷链车可以一路开到老挝,港口的吊车司机发现,集装箱上的外语,英语变少了,俄语和波斯语多了起来。   外贸人的工作习惯也在改变,过去是倒时差迁就美国客户,现在是学起了阿拉伯语,在凌晨和中东客户敲定合同。   他们发现做生意的方式也变了,给美国人供货得准备一堆繁琐的认证,而非洲客户就一句实在话:“好用就行”。   这并非一场简单的谁输谁赢,美国用民生成本,试图换取供应链的“安全”,但替代方案却难尽如人意,中国则在承受短期痛苦中,加速编织一张更多元、更坚韧的全球贸易网。   这场深刻的全球经济结构调整,没有旁观者,最终它创造了一个更复杂、也更多极化的新世界。   以上信息来源于新浪财经 「UNFX课堂」美国CPI加速至2.7%,核心商品飙升埋通胀螺旋引信

0 阅读:0
是逸屹呀

是逸屹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