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集荧光(序) (下) 甘肃/梁恩锡 这次我由“序二”,被先生推到前面,表明他不

折月煮酒煎茶 2025-09-16 07:05:08

采集荧光(序) (下) 甘肃/梁恩锡 这次我由“序二”,被先生推到前面,表明他不意写序人的身份——让一个无名小卒为他写。也许是先生有意而为吧?!他办报对财不亲,亲的是他的为人。我与先生从结识、相知到以兄弟相称,神交20多年,从未晤面,这缘分的久长,自我修为的程度之高,怕也是少有的吧!真诚二字已牢牢地将我们连在一起。 先生在文摘中可是成百上千人的交流啊! 从内容看,有谈文艺欣赏,词曲创作,生活交流,友谊交往以及正能量看待事物的分析和探讨的。 从诸多方面中,我仅选二例, 从一个侧面来加以印证。 谈词曲创作一例 。 对写歌词尚未入门的我的一次长途电话。(这是没有文摘记录的事。)那年,我回四川老家后,问及诗歌与歌词的区别,和先生通话时间近一小时。他讲了不少,列举不少例子,是我从未听过的。我明白了曾向文箱投过一歌词刊发后发现,有九处做了改动。先生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对我的启发极大。原来以为,只要把诗歌谱上曲子就成了歌的认知有了改变。歌词有自己独特结构和艺术手法。此后,我渐渐进步,在他两次评奖中,从获优秀~铜、银奖还获过一次金奖——当然,我知道,这是在我个人创作中的纵向比较。是先生给予的鼓励。直到有一次全国征集歌曲赛事上,有合作者的帮助加上作曲家给插上音乐翅膀,获得了一等奖,今又制作成MP3 ,mv.上网后有较好的点击率。从而明白,好作品需要沉下去,有生活,用心去感悟! 可喜的是,增加版面后的几年里,许多词曲作者激情猛增,主编为他们开辟出专栏,成百的作品纷纷涌现,又为个别歌曲作者需求,辟出整版一首歌曲。 第二例,文学作品的欣赏。那是先生的一章散文诗《鸽》,对朦胧诗的讨论。已不在中缝寸笺里而是扩大到整个版块上了。好一番热烈,参与讨论的人数陡然激增,他们各抒己见。由于篇幅长,此处不再引述。请各位读者自由去查找阅读…… 先生将文摘收入文集,我联想到鲁迅先生的《两地书》——仅仅是先生和他夫人广平兄的书信往来。而张郁先生的《寸笺荧光》则大不同。我以为这是张兄(我比他还痴长三岁多喲!)他的用心——除了前面提及外,他编入文集可说是从古至今所罕见。是留存,是一个时代的记忆!其价值观不容置疑,应当给予充分肯定!这里的互动,所受到的启示、眼界的开阔,是双向的。对读者来说,更是受益良多。 先生的双耳失聪,眼力不济,好在他每天坚持康复锻炼,已有一定的好转。我们盼望先生他早日康复,继续写出更加精彩的作品问世!切切! 2025/09/15于白山栖居

0 阅读:0
折月煮酒煎茶

折月煮酒煎茶

折月煮酒煎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