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财政难以为继,法国民众为啥就是不肯削减福利?因为福利刚需源于法国大革命平等主

任尔东西南北风 2025-09-15 14:18:02

明知财政难以为继,法国民众为啥就是不肯削减福利?因为福利刚需源于法国大革命平等主义传统,且已被异化为不可逆的社会契约。福利不仅是经济保障,更被视为法兰西共和国的核心价值,任何削减都会被视为对“自由、平等、博爱”的背叛。 从法国民众的角度来看,你法国财政没钱关我屁事,爱死不死,反正我要我的福利。谁敢砍假期,我就反对谁,就算国家明天破产,今天也得给老子放假! 2024年12月,法国总理巴尼耶因强行通过紧缩预算而被议会推翻,成为1962年以来首个因不信任动议而下台的政府。同年12月13日,73岁的贝鲁接任法国总理。 贝鲁之所以被迫辞职,就是因为他提出的2026年财政预算草案中,有削减438亿欧元公共开支,包括取消两个法定假日、冻结福利支出、缩减医保报销比例等争议性内容。 草案遭到左翼和极右翼政党联合抵制,左翼指责其“向资本投降”,右翼则控诉其“背叛传统”,向中下层民众开刀。与此同时,法国民众也掀起了大规模抗议游行。 85%的民众不信任马克龙,极右翼支持率飙升,造成“越改革越失民心”的局面。这就意味着任何试图削减福利的政党都会立即失去选票,导致政治人物缺乏勇气推行必要但不受欢迎的改革。 这就是法国政治最深层的困境:改革即死亡,谁敢削减福利,谁就滚犊子。温水煮青蛙近80年,福利制度已从解放工具转变为控制手段,法国民众已在享受福利的同时失去了危机意识,并导致法国失去了改革能力和空间。 而背后推波助澜的就是法国工会,政客政党只是一群为了选票而激情演出的演员而已。它是法国政府以外最大的民间势力,拥有强大的组织能力和资源网络。目前,法国有五个大型工会组织,最牛逼的就是成立于1895年的法国总工会(CGT)。 其实,作为革命老区,法国老铁砍过国王与皇后,拥有着深厚的游行、抗议和罢工文化。而这种文化又源自法国人对国家权力、精英阶层的极度不信任。所以,一年365天除了法定节假日,法国每天都有游行。 发展到现在,法国已建立了一套非常完备的抗议罢工体系:清洁工罢工可使垃圾堆满城市;农民游行可用农用机械堵塞公路;地铁罢工可使整个城市交通瘫痪……工会领袖则游走于百姓和官员之间,既是抗议组织者,又是谈判调解人,形成了独特的利益勾兑体系。 其实,法国政府之所以对削减福利有执念,说到底就是没钱了。2024年财政赤字占比GDP5.8%,远超欧盟3%的目标。目前,法国公共债务占比GDP已达114%,是欧元区公共债务第三高的国家,相当于每个法国公民都背着近5万欧元债务。 赤字太高,就必须砍福利,让法国人996卷起来。否则,法国经济将陷入恶性循环,社会也将陷入动荡瘫痪,最坏结果就是法国政府被推翻,整个国家和民族坠入死亡的深渊。 而法国政府之所以没钱,又是因为法国经济面临着“后进者悖论”。以前,发达国家都不愿意参与劳动,把牛马般的生产行为外包给其他国家,然后通过货币汇率、玄学智商税等手段剪其他国家羊毛。 当法国工业品还能在中国等亚非拉市场获得高溢价时,这种模式是可以维持的。比如20万元/瓶的拉菲、10万元/个的爱马仕包包、5万元/个的迪奥手袋…… 但随着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产业升级成功,以及逐步祛魅西方,西方失去了技术代差和高级感,法国就失去了“剪羊毛”的能力,再也收不到智商税,但他们又没能力重建本土产业竞争力,略显尴尬! 过去,它们解决这种困境的方式是打劫,把军舰开过去硬抢。现在,别说打劫,能保证不被清算都得靠菩萨保佑。比如印度就掀起了文物归还运动,开展文物追讨,强烈要求英国归还“光明之山”钻石。 其实,法国福利困境也是发达国家的时代缩影,英德意美等国家都面临着类似问题。政府穷得一批,财政没钱,唯一的出路就是改革,刀刃向内砍福利,跟亚非拉老铁卷起来。 所以,当“自由、平等、博爱”遇上“效率、创新、责任”,法国所需要的并非街头抗议和罢工,而是一场新的启蒙运动。否则,他们必将在抗议的路上,为自己挖掘出更深的坟墓!

0 阅读:85

猜你喜欢

任尔东西南北风

任尔东西南北风

金鱼记忆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