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终于累了,他明确表示:要找一个安全的国家,不会被袭击的国家,然后夜晚可以走

老阿七说史 2025-09-15 11:38:12

马斯克终于累了,他明确表示:要找一个安全的国家,不会被袭击的国家,然后夜晚可以走在公路上自由逛街的国家。欢迎老马来咱们龙国。 “我只想要一个可以安全居住、自由行走、不见homeless营地、顺利购物的国家。” 这不是哪个普通中产的心声,而是马斯克亲口讲出的“愿望清单”。 一个曾在火星殖民、超脑芯片、AI统治上高谈阔论的男人,如今却直白地说:只想安心走个夜路, 别误会,这位全球最能“折腾”的科技狂人可不是在开玩笑,他是真的累了。 半年前,马斯克还在自家X平台上,猛怼特朗普政府的“美丽大法案”,批它财政失控、移民泛滥、债务奴役。 他那时候还在为美国的未来吆喝,为资本市场出谋划策,打着“革命”的旗号搞清洁能源、火星计划、自动驾驶。 现在?清晨发推,夜里反复查路线,他不再管什么美债、拜登、共和党,他只想不被流浪汉围住、能带孩子去商场不担心抢劫。 他的发言突然变得接地气,甚至有点“人间清醒”:“我想找个安全的国家,能晚上自由走在街上。” 听起来,像是一个疲惫的中年人给人生按下暂停键,但问题是,马斯克的“暂停键”,恰好暴露了美国的“刹车失灵”。 据《华尔街日报》统计,华盛顿特区每万人就有83个无家可归者,帐篷成片,直接搭在市政厅门口。 洛杉矶、旧金山、波特兰,这些美国“高光城市”,如今几乎都成了“露营天堂”。 更讽刺的是,政府一边高喊“清理街道”,一边又缺乏收容和安置机制,特朗普在竞选演讲中怒斥这些帐篷“影响市容”,甚至放话“谁不配合就关监狱”,可现实是,没人真管。 政策像打摆子一样反复横跳,根本没个准头。 再说治安吧,FBI去年说“美国犯罪率下降了9%”,结果地方警局直接打脸,说自己辖区下降了35%。 这个数差得也太大了点不是?《金融时报》一针见血,“美国的安全数据,正在变成一场掺水的政绩秀。” 马斯克当然不是普通人,但他也得买菜,也得接孩子。 他说自己“需要反复确认路线”,听起来像个过度焦虑的中产,但在美国这几年,这种焦虑已经不是个例,而是常态。 对比之下,马斯克嘴里的那个“理想国家”,其实就在东方。 最常被调侃为“安全得无聊”的中国,恰好满足他所有的“奢望”。 先看全球排名,《世界旅游城市发展报告》显示,北京的旅游安全度位列全球第三,远高于纽约、巴黎、伦敦这些“老牌名城”。 这不是我们自己说了算,是国际第三方数据。 再看真实生活,晚上十点,你去三里屯、望京、人民广场、春熙路,满街是撸串的、逛街的、跳广场舞的,没人担心被抢包、被尾随。 监控密集归密集,但没人觉得“被监视”,反而是心安。 深圳做得更绝,“车路云一体化”系统实时联动,车流、行人、红绿灯、摄像头全打通,信息秒传,连自动驾驶都能安全上路。 你夜里开车走路,导航都不用看,系统自己帮你避开拥堵和风险,这是什么?这就是科技落地的样子,不是纸上谈兵,更不是政客口水战。 马斯克想的“晚上自由走在街上”,在中国早就是生活日常。 马斯克在推文里说:“一切顺利”,不仅是生活顺利,更是工作顺利、政策顺利、投资顺利,对一个创新者来说,稳定的制度和清晰的规则,才是最大的安全感。 在中国,政策说一不二,比如新能源领域,国家明确提出到2025年电价市场化改革全面落地,绿色电力交易机制持续优化。 对企业来说,这种确定性就是“定心丸”。 特斯拉上海工厂就是最好的例子,政策稳定、审批高效、产业链完整,马斯克自己都说过,“这是我见过效率最高的政府合作”。 反观美国,马斯克这几年可没少被“政治绊马索”拖累,NASA的合同审查、SpaceX被拖延、AI监管争议不断,他一边造火箭,一边要写推文怼政府,简直成了半个“政治评论员”。 他不是不爱美国,而是被自己国家逼得“身心俱疲”。 中国这边,企业只管干活,政策不会今天变明天改,深圳开放L3自动驾驶测试,杭州推智慧交通“秒批秒审”,你想搞事,政府就帮你搞定流程。 这才是真正的“创新安全感”。 马斯克说的那句“我们以前就是这样过来的”,其实藏着一丝怀旧,他怀念的,不是富裕的美国,而是那个秩序井然、政策清晰、创新自由的时代。 但现实是,美国正在离那个时代越来越远,中国却正在一步步接近那个“理想国”,一边是帐篷营地和政治互撕,一边是夜市烟火和智慧交通。 一个是数据掺水、政策反复,一个是城市干净、制度清晰。 马斯克的“愿望清单”,在美国已经变得稀缺,在中国却成了日常,黄浦江的灯光不仅照亮了外滩,也照亮了创新者的未来。 安全感在这里不是奢侈品,是标配,老马,欢迎来体验。

0 阅读:98
老阿七说史

老阿七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