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79岁的杨得志迎娶了55岁的石莉,结婚当晚,杨老将军握着石莉的手,动情地说:“我们的孩子们将来会尊重你,我也会尊重你!” 在战场硝烟中走过来的老将军,晚年却面临家庭变故,这段婚姻背后,是革命生涯的延续,还是情感的慰藉? 杨得志出生在湖南株洲一个铁匠家庭,家里穷,从小就帮父亲打铁维持生计。十六岁那年,他到安源煤矿当工人,干活苦,但也接触到革命思想。1928年,他参加湘南起义,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革命道路。那时候,红军条件艰苦,杨得志从战士干起,一步步打仗积累经验。 长征时期,杨得志在红一军团担任团长,1935年强渡大渡河的任务落到他头上。那河水急,国民党军队守着两岸,红军硬是靠几条船和绳索过了江。这次渡河成功,为中央红军北上打开通道,杨得志也立下大功。 抗日战争爆发后,杨得志调到八路军115师,1937年参加平型关战斗。他指挥685团从侧翼包抄日军,战斗打响后,部队消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大批武器。这场胜利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全国军民抗日信心。 解放战争中,杨得志指挥晋察冀野战军,1947年10月在清风店战役中设下埋伏。国民党第三军中计,部队一昼夜行军九十多公里赶到战场,全歼敌军一万七千多人,还俘获敌军长和副军长。这仗打通解放区联系,对华北战场形势大有帮助。 1948年,杨得志参与平津战役,率部攻克新保安,全歼国民党三十五军两个师。这次胜利切断傅作义集团退路,推动北平和平解放。1949年,杨得志指挥部队解放太原、兰州、宁夏等地,为新中国成立贡献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杨得志1951年2月担任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司令,率部入朝作战。1952年10月,他参与指挥上甘岭战役,志愿军守住阵地,反击美军进攻。这仗打出中国军人的骨气,粉碎联合国军攻势。 回国后,杨得志1955年调任济南军区司令员,负责山东地区国防建设。1973年12月,他转任武汉军区司令员,加强中南地区军事准备。1979年1月,杨得志出任昆明军区司令员,指挥对越自卫反击战西线作战。部队快速推进,完成任务,维护国家边境安全。 杨得志一生有两段婚姻。第一任妻子申戈军,1940年经战友介绍认识。她是河北女子师范大学学生,比杨得志小七岁。两人结婚后,申戈军随军工作,生下六个孩子。1951年抗美援朝时,申戈军坚持跟杨得志去前线,在后方担任政治工作。两人共同经历战争考验,感情深厚。申戈军后来担任济南军区政治处主任和总参谋部研究所顾问。1989年,申戈军因病去世,杨得志失去伴侣。 申戈军去世后,杨得志独自生活,子女虽关心,但日常无人照料。老战友和子女劝他再找伴,杨得志起初不同意,后来同意见见石莉。石莉是文工团演员,比杨得志小二十四岁。两人见面后,石莉提起抗美援朝时曾在十九兵团慰问演出,杨得志看过她的节目。这样,两人有共同回忆。 1990年4月30日,杨得志七十九岁,迎娶五十五岁的石莉。结婚当晚,杨老将军握着石莉的手,动情地说:“我们的孩子们将来会尊重你,我也会尊重你!”这段话体现他对家庭的责任。婚后,石莉照顾杨得志生活,两人一起度过晚年。杨得志的子女尊重石莉,家庭和睦。 杨得志继续关注国防,偶尔参加会议。1994年10月25日,杨得志在北京逝世,享年八十三岁。他的子女在各自岗位工作,石莉守着回忆。杨得志一生为党为国,军事贡献突出,家庭生活也体现革命军人作风。
1990年,79岁的杨得志迎娶了55岁的石莉,结婚当晚,杨老将军握着石莉的手,动
落叶随风呀
2025-09-14 09:22:08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