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重教育,抗战期间兵荒马乱也是如此。 1941年3月,失学在家的高小毕业生程

史海摆渡人 2025-09-12 10:55:35

山东人重教育,抗战期间兵荒马乱也是如此。 1941年3月,失学在家的高小毕业生程存信,正在下地干农活,突然同学来找,说有个好消息:南海区短期师范在招生,吃穿各种费用全免,抗日民主政府说了,再打仗也不能中断教育,让孩子没书读! 那年程存信17岁,经过简单的入学考试,当年10月,他和他的同学们翻山越岭,来到平度谭家夼的南海短师,开始了师范生活。 由于日伪“扫荡”,学校不断迁移,同学们每人都发了两颗手榴弹。 今天学生发手榴弹,简直不可思议,但在当年这并不多余,因为山东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与日寇殊死搏斗,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1942年3月5日,敌人又一次大“扫荡”来了。 第二天正吃早饭,枪声四起,副校长周超同志大喝一声:“大家不要慌,冲出去就是胜利。” 然后他让几位老师带着同学突围,自己反方向“带”着敌人的主力走。 饶是如此,程存信等11位同学还是被敌人的大网兜住了,后来知道这就是所谓“铁壁合围”。 几天后,他们被送到夏邱店据点,一个个塞进了木笼。 木笼有二米多长,一米半高,用粗木棒和厚木板钉而成,笼围都是密麻的棂格子在朝阳一侧的右下角,留有一个长宽各三十来公分的小方洞门,昼夜放在敌人住的房屋和碉堡外的院子里。 笼里挤,笼门又小,往里爬十分费力,日伪军就脚踢枪捣。 预知生死如何,有时间再写吧? 在准备下周的公众号文章,这个纯粹是阅读史料的边角料,写点出来,作为副产品,送给大家。 图:清代站笼,鬼子的也不比这个“舒服”

0 阅读:0
史海摆渡人

史海摆渡人

摆渡史海,讲述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