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尔作出一个重大决定。在以色列9日史无前例地对位于卡塔尔首都多哈的哈马斯发动攻击后,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誓言将保留报复权利,采取一切必要措施进行报复。 很显然,以色列是完全将其国家利益,凌驾于现有国际法之上,完全不管卡塔尔这边的意见,直接出手,哪怕是提前告知都没有,卡塔尔一切都是后知后觉。 可想而知,当袭击事件发生后,卡塔尔究竟是有多么的愤怒,不过由于袭击的一方是以色列,事情还真就比较难办,毕竟这可是打遍中东无敌手的“小霸王”。 以色列敢这么做,底气全来自它那身硬实力,别看卡塔尔买了不少先进战机,什么法国"阵风"、美国F-15QA,单看参数挺唬人,但在以色列的F-35隐身战机面前根本不够看,就像一个拿着豪华手枪的新手,遇上了穿着隐形盔甲的老战士,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以色列空军打了几十年仗,从贝卡谷地空战到叙利亚空袭,实战经验丰富得很,他们的预警机、电子战飞机形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卡塔尔这点家当真不够看。 更让人窝火的是,美国明明知道以色列要动手,却迟了10分钟才通知卡塔尔,等卡塔尔接到电话时,炸弹都已经落下来了,这种故意的"来不及阻止",说白了就是默许,让以色列有恃无恐地当了回"中东小霸王"。 卡塔尔的愤怒可想而知,但真要报复谈何容易,明着硬碰硬肯定不行,以色列的"铁穹"防空系统虽然被胡塞武装的无人机突破过,但对付卡塔尔还是绰绰有余。 卡塔尔首相说要"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可谁都知道军事手段几乎没可能,不过小国也有小国的智慧,卡塔尔立刻组建了法律团队准备追责,这是要在国际法庭上跟以色列掰掰理。 阿拉伯国家也纷纷表态支持卡塔尔,约旦王储亲自到访声援,伊朗、黎巴嫩真主党都站出来谴责以色列,这就是要在外交上孤立以色列。 更重要的是,卡塔尔手里有天然气这个硬通货,它正把供应重心转向东亚和欧洲,这招经济牌要是打出来,以色列背后的美国也得掂量掂量。 内塔尼亚胡搞这么一出,说到底还是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加沙那边炸了这么久,国际社会骂声一片,被扣押人员家属天天抗议,他急需一个"重大胜利"转移注意力。 这次突袭说是为了"结束加沙战争",其实更像为了给自己拉选票的表演,可代价呢?被扣押人员的母亲说得心酸:"这无异于给我儿子判了死刑"。 以色列高级官员还大言不惭说这能"增强威慑力",却看不到他们正在把整个地区拖向更深的战火。 也门胡塞武装已经用无人机炸了以色列机场,黎巴嫩真主党也放话要联手对抗,这哪是结束战争,分明是在点燃更大的火药桶。 最让人不齿的是美国的虚伪嘴脸,一边跟卡塔尔签着2435亿美元的军购大单,拍胸脯保证安全;一边又对以色列的袭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连预警都故意迟到10分钟。 特朗普说"不是我做的决定",可谁不知道以色列离了美国的支持啥也干不成?这种"既要又要"的把戏,把盟友当棋子耍,寒了多少国家的心。 哥伦比亚、印尼这些国家都看不过去,站出来谴责以色列违反国际法,可美国嘴里说着"感觉很糟糕",却不肯真正约束以色列,这种双重标准只会让中东更乱。 现在整个地区都被架到了火上烤,加沙的老百姓拖着孩子往南逃,多哈的居民在废墟里找亲人,而政客们还在算计着地盘和选票。 以色列以为炸掉几个哈马斯头目就能解决问题,却没想过仇恨只会越炸越深,卡塔尔虽然军事实力不如人,但它手里的外交牌、经济牌、法律牌一起打出来,足够让以色列难受一阵子。 阿拉伯国家这次难得地站在一起,约旦说要"动用一切资源支持卡塔尔",这种团结要是能持续下去,或许能给嚣张的以色列泼盆冷水。 说到底,这场冲突的核心还是主权与野心的较量,以色列觉得自己拳头硬就能为所欲为,把别人的国土当成自家后院,这种想法本身就埋下了更大的祸根。 卡塔尔的愤怒不只是为了死去的同胞,更是为了所有弱小国家不被强权欺负的权利,就像穆罕默德首相说的,"我们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次如果让以色列的行为得逞,以后中东就没什么规矩可言了,谁拳头大谁说了算,那老百姓还有好日子过吗? 看着多哈街头的浓烟和加沙废墟里的哭喊,真希望那些坐在指挥中心里的政客们能多想想普通人的死活,用炸弹解决不了问题,只会制造更多仇恨;把国家利益凌驾于国际法之上,最终只会被国际社会孤立。 卡塔尔保留报复权利是应该的,任何国家都不能容忍别人在自己家里动武,但报复不一定非得用枪炮,用规则、用道义、用团结照样能讨回公道。 这场风波还没结束,但它已经给全世界提了个醒:尊重主权、遵守法律不是空话,和平谈判比军事打击更有力量。 要是连卡塔尔这样努力斡旋和平的国家都要遭此毒手,那以后谁还敢站出来调解矛盾? 希望以色列能悬崖勒马,也希望国际社会能真正负起责任,别让中东的火药桶彻底炸响,毕竟遭殃的永远是普通老百姓。
中东搅屎棍!以色列干了件比白衣渡江更恶劣的事情。大家应该也都看到了,昨日凌晨以
【75评论】【7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