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禄劝的小伙子杨兴朝,刚满20岁,是11军31师93团的通讯兵。对越反击战里,

帝王心术 2025-09-11 14:53:30

云南禄劝的小伙子杨兴朝,刚满20岁,是11军31师93团的通讯兵。对越反击战里,他守着前沿电话线,双腿被炸断了,血浸透了裤管。 可他偏不肯倒下,左手死死攥着断成几截的电话线,牙齿咬着线头,硬是把通讯线路拽得通顺畅畅。 这个来自禄劝县云龙乡的彝族小伙,生命永远定格在1984年4月30日。若不是那场战争,他可能还在家乡看着最爱的《董存瑞》《黄继光》连环画,给伙伴们讲英雄故事。但祖国需要他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战场。 杨兴朝1983年1月入伍,就在当兵第一年,父亲重病卧床,家里多次拍电报催他回去。 但部队即将开赴前线,他给父母回了封短信:“儿既然已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在祖国和人民正需要我的时候,又怎能离开部队呢!请父母谅解,儿一定要用热血来捍卫祖国的尊严和保卫人民生活的安宁。” 战前,杨兴朝亲眼目睹越军从10号高地向我国正在种玉米的杨冒琴、杨冒勇两姐弟开枪,打穿姐姐右肩,打断弟弟左腿。愤怒的他在笔记本上写下誓言:“一条电线牵心中,青春伴着电流涌。为捍正义赴疆场,誓将热血换线通。” 1984年4月30日,收复者阴山的战斗打响。杨兴朝负责维护团指挥所至炮兵观察所的9公里线路,这段线路经过4号高地北侧的开阔地,正是越军炮火封锁的重点区域。 战斗开始后,我军进展神速,越军疯狂炮击试图阻止进攻。炮弹不断落在杨兴朝维护的线路上,他一次次冲进硝烟抢修断点。有一次电话线被炸断四处,他嘴里念叨“一处”,用嘴咬住线头,手拉另一头,干净利落地接好。 当穿插部队的线路被炸断时,负责这段线路的战友已前往前方查线。杨兴朝毫不犹豫冲向落弹处,在弹坑间跳跃前进。找到三处断点后,他刚接好两处,不幸被炮弹击中右额,鲜血顿时浸透衣领。 忍着剧痛接好第三个断点后,他发现线路仍不通。此时穿插部队已深入敌后,线路不通将严重影响战斗。杨兴朝想站起来查找断点,却因失血过多无法站立。他伏下身子,用尽全身力气沿线路爬行整整7米,找到最后一个断点。 生命最后时刻,他用牙齿咬住一头线,使劲拉过另一头,双手颤抖着剥下胶皮。但已没有力气扭结线头,只能拼尽最后力气用钳子死死夹住两个线头。电流再次通过时,上级命令顺利传达到穿插部队,全线歼灭了入侵者阴山之敌。 战友们找到他时,看到满身是血的战士静静卧在焦土上,手中紧握胶柄钳,钳口紧紧咬着两个线头。身后那条7米长的血路,诉说着一个通讯兵如何用生命捍卫了“线路畅通”的誓言。 杨兴朝牺牲后,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共党员、追记一等功。昆明军区授予他“英雄通讯兵”荣誉称号。他所在93团也不简单,西线最先出击,最后撤退,是真正的英雄之师。 这场战争中,通讯兵往往默默无闻却是战场神经的守护者。他们背着上百斤的设备穿梭炮火中,为胜利开辟通信通道。每一个电话铃声背后,都可能是一个通讯兵用生命换来的畅通。 几十年过去了,者阴山的硝烟早已散尽。但杨兴朝用身体连接电路的身影,依然是老山精神最动人的注脚。没有这些年轻生命的奉献,哪有今天的和平安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国内权威媒体报道信源:解放军报《杨兴朝:用生命接通线路》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帝王心术

帝王心术

古代皇帝的权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