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
花式刷片挑战 辛芷蕾主演【长江图】获2016年第66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杰出艺术成就奖”(李屏宾)。辛芷蕾
最末的华语胶片电影,水墨氤氲般的画面,低明度自然光摄影,仿佛笼罩在靛蓝的轻雾中,极目所见皆是枯涸河床和潮湿废墟的苍凉景象,忧郁的大提琴配乐……【长江图】正是一篇哀愁散逸的散文诗,哀的是岁月唯有回溯记忆却再也无法折返,愁的是情与爱同样挽不住地消弭……兴趣稀引力计划
辛芷蕾饰演的女孩安陆,每每在大船停泊或将岸的时刻出现在不同小镇,却始终不随船而去;海报上,长江的流域形状宛若一具平躺的女体,大船行驶就像一次次“进入”她,却也永远无法阻止她的水样流逝——【长江图】即是一封导演杨超写给远逝时光和错失爱情的安魂曲。
出现在【长江图】的十首诗,就像一卷地图领航,带着观众和秦昊饰演高淳所开的旧船,逆江而上、企图寻找被时间遗弃的过往——
但哪怕是逆向的追寻,也无法改变时光匆匆、一往无前,影片开头即是高淳父亲往生,依照当地习俗,要在窄盆里养一尾黑鱼,直至黑鱼自然死去,逝者的灵魂便可安走……随着高淳的送魂、《论语》经典的对时间如逝水的比喻,【长江图】搜寻逝去的时间、历史、爱情,都在这条充满虚虚实实故事的长江上延展开。
高淳发现的那本诗集,每一篇都依循长江沿岸的小镇而作,诗和实际的地理位置结合,让逆江而行变得切实起来——
被淹没而成为废墟的村落,生命的孕育和毁灭,永远和高淳同步调但又不跟他离去的神秘女子安陆,被放生的白鱀豚,逝去的父亲,迷踪的船员……旧船的航线越远,越逆着流水向长江的源头,消逝就变得更明确。
辛芷蕾饰演的安陆,随着旧船逆行,愈发年轻,她像鬼魅般现身于每一处日益衰颓的村镇,与高淳欢好,是古寺中找寻解脱的疑惑者,是丈夫倒在血泊中的有夫之妇,是在小船上做身体生意的无奈佳人,是逐渐隐迹于两岸崖洞的一星灯火……
她就象征爱情本身,越年轻似乎越纯真,但安于陆地的女子,和随水飘荡的男人,永远无法彼此停驻、唯有不断交错,【长江图】对于缅怀爱情,下的就是这样一记浪漫却又悲伤的注脚。
父亲逝去,安陆消失,甚至连船员也丢失,高淳想下锚泊岸,但漫漫江水中却又难以停留,这也隐喻了对于流逝的时间,我们只能选择被历史洪流吞没,或溺毙在记忆的滩涂上——
亲情和爱情都会消逝,时间无从锚定,【长江图】在虚无中进行哲思,对于时间、人生的意义都进行了探究和思索,但最终只能幻象般遇见一个超现实时空的年轻自我进行自我安慰式的凭吊,在浩瀚时间中如尘埃的人们总是这般注定的无力,就像高淳在不同港口停靠,时而安全,时而遇险,吉凶有时,都是命定。
而用胶片拍摄,让辛芷蕾饰演与高淳留情的女性都是相同容貌,对长江沿途建筑和群落消失的唏嘘,不坐飞机不坐火车而是坐船……这些“复古”的行为,都满载着杨超导演的岁月乡愁。
2016年【长江图】上映,从欧洲拿奖归来,观众折服于李屏宾的绝美摄影和帧帧带着诗意和惆怅之美的画面,却也因为剧情的玄奥和“看不懂”而吐槽,使得本片口碑两极分化——
沿着长江逆行,与年轻的自己相遇,是真实,是幻想,还是穿越?代表爱情的女人是安陆一人,还是不同的许多人?王宏伟饰演的丈夫是被杀的吗,他出现的意义何在?
确实,诗意的代价就是部分信息的语焉不详,或者说,是导演的刻意留白和作者风格,但【长江图】这样内蕴信息很多、解读空间很大、却对普通只想娱乐一下的观众有门槛的文艺电影,究竟怎么才能在市场上生存,依然是世界影坛至今都无法解决的问题。
辛芷蕾在【长江图】也有充足的发挥空间,可谓过足了表演瘾,纯情主妇、青涩少女、风尘女子、悲郁怨妇……各种气质各异身份,都表现得层次多样、可圈可点,她有股子疏离和冷傲的feeling,很适合这样的作者型电影,今次拿下威尼斯影后是实力的厚积薄发,也有迹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