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又杀疯了,千里追杀哈马斯领导人,卡塔尔首都冒出冲天浓烟! 2025年9月9

一语呢 2025-09-10 19:09:41

以色列又杀疯了,千里追杀哈马斯领导人,卡塔尔首都冒出冲天浓烟! 2025年9月9日,卡塔尔首都多哈北部的卡塔拉地区突然响起巨大爆炸声,现场腾起的滚滚浓烟一度遮蔽了整片天际。 爆炸中心,是哈马斯高级官员哈利勒·哈亚的办公室。就在几分钟前,这里刚刚聚集了哈马斯多位核心成员,准备召开一次关键会议。几秒之差,命运改写。 根据以色列国防军与国家安全总局辛贝特发布的联合声明,此次行动代号未公开,但明确为一场“高度精准的反恐打击”。 以方出动了15架战机,集体飞越数千公里,在空中加油后接连发射10枚导弹,目标只有一个,彻底摧毁哈马斯海外指挥系统。 这一轮打击直接造成5名哈马斯成员死亡,其中包括哈利勒·哈亚的儿子以及其办公室主任。卡塔尔方面也有人员伤亡,一名安全部队士兵当场死亡,多人受伤。 哈马斯很快确认了伤亡情况,但表示哈利勒本人幸存,并称这次袭击是以色列的“暗杀未遂”。 这次袭击来得突然,却并不意外。以色列与哈马斯的恩怨早已盘根错节。 以色列坚称,哈马斯高层对2023年10月7日的大规模入侵事件负有直接责任。那场袭击造成以方严重伤亡,是以色列近年来遭遇的最致命一次打击。 就在袭击前一天,耶路撒冷爆发枪击事件,造成6人死亡。同一时间,加沙地区也有4名以军士兵在爆炸中阵亡。 以方认定,这一系列事件背后仍是哈马斯在操盘,而哈马斯在停火谈判中的“强硬姿态”,让以色列高层彻底失去了耐心。 此次行动的筹划并非临时起意。据以军内部消息,行动已秘密筹备数月,每周召开协调会,整合情报资源,锁定哈马斯高层在多哈的活动轨迹。 导弹袭击当天,指挥中心由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防长卡茨以及辛贝特代理局长共同坐镇,实时监控战机发射全过程。 以方特别强调,使用的是“精确制导武器”,目的是“最大程度减少附带伤害”。 尽管以色列在行动结束后迅速宣布“任务成功”,但这一举动很快引发多方强烈反应。 卡塔尔外交部第一时间发表声明,称这是“对主权的公然侵犯”,并指责以色列在未正式通知的情况下擅自发动袭击,严重违反国际法。 卡塔尔政府还透露,美方是在爆炸发生后“数分钟”才通报相关情况。对此,美国总统特朗普回应称,这是“内塔尼亚胡的单方面决定”,美国并未参与行动计划。 但白宫随后承认,以方在袭击前“最后一刻”曾通知美方,特朗普也在行动结束后第一时间指示向卡塔尔方面说明情况。 这一前后不一的表态,让外界质疑美方是否在背后“默许甚至协助”以军越境打击。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此事件表达严重关切,强调尊重主权是国际秩序的基本原则,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 伊朗、沙特、埃及等国也迅速谴责以色列此次袭击,指出其行为“破坏地区和平努力”,并呼吁国际社会对以色列采取更明确的外交制衡。 随着战火烧到了多哈,一直充当中东调停者角色的卡塔尔,信誉受到直接冲击。作为哈马斯与以色列多轮谈判的东道主,卡塔尔面临的压力骤增。 国际社会开始质疑,卡塔尔是否还能继续维持其在中东“中立斡旋者”的身份。 与此同时,避险情绪在国际市场蔓延,油价和金价双双上涨,反映出地缘政治风险对经济的直接冲击。 哈马斯方面则表示,这场袭击不会改变其谈判立场,停火的前提仍然是以军“完全撤出加沙、停止一切军事行动”。 但以色列的“全球追击”战略显然并未打算就此收手。此前,以军总参谋长已公开表态,将在全球范围内“逐一清算”哈马斯海外领导人。 这次多哈袭击,被认为是其“声东击西”策略的一部分。 更为棘手的是,袭击目标正是哈马斯的海外谈判代表团成员,这一事实引发了关于“战争伦理”的广泛讨论。 国际法专家指出,打击一方代表团成员,无论是否具有军事背景,都可能构成对和平进程的直接破坏。 尤其是在当前谈判仍在推进的敏感节点,这一举动无疑加剧了各方的不信任。 从战略层面看,以色列的目标已经非常明确,不再指望通过谈判解决问题,而是希望通过军事手段彻底摧毁哈马斯的指挥体系。 相比之下,美国则显得处境尴尬。一方面表面上撇清关系,另一方面又无法否认在情报与战略层面的深度合作。 随着冲突火线从加沙蔓延至中东其他国家,地区局势可能进一步升温。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等组织已经开始发表强硬言论,暗示“可能采取回应行动”。 国际社会担心,一旦局势失控,将引发新一轮地区冲突,甚至殃及海湾能源运输安全。 目前,国际媒体普遍认为,此次攻击是以色列对哈马斯海外网络进行“外科手术式打击”的开端,而非终点。 信息来源: 《突发!卡塔尔首都发生爆炸,以军承认负责》——新民晚报

0 阅读:30
一语呢

一语呢

娱乐,吃瓜,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