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程潜去世后,妻子写信给毛主席,向毛主席提了两个要求,毛主席看完信后,却说:“第一点我不同意!” 1949年8月,程潜和陈明仁在长沙发表了“和平起义通电”,宣布脱离国民党政权。 这一义举,直接促成了湖南和平解放。 程潜起义后,毛主席对他十分关怀,1949年9月,程潜去北平时,毛主席亲自去火车站迎接他。 当时,毛主席指示,每个月拨给程潜5万斤大米,币制改革后,又改为每个月5000元,并且在北京和湖南,都给程潜安排了住所。 除了生活上的照顾外,程潜起义后,毛主席还让他担任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席、湖南省长等职务。 自起义后,程潜主政湖南长达14年之久。 可见毛主席对他有多么照顾。 1968年1月,程潜在家不慎摔了一跤,导致骨折。 对于已经86岁的程潜来说,这次摔跤无疑是致命的,家人赶紧将他送到了北京的医院治疗。 住院期间,医生经检查发现,程潜除了骨折,还伴有其他并发症,尽管医生们全力治疗,但后来程潜因为肺炎引起了大出血,医生对此也是回天乏力。 1986年4月9日,86岁的程潜不幸病逝。 程潜去世后,周总理等人亲自前往悼念,在4月12日举行的追悼会上,程潜的妻子郭翼青在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下,鼓起勇气向周总理询问了她丈夫的身份问题。 周总理就说:“颂公(程潜)是革命干部,你们家是革命家庭。” 周总理还提到了程潜在不同时期的贡献。 郭翼青听了,顿时就放下心来。 郭翼青时年49岁,比程潜小了37岁。 两人于1938年结婚,共同生活了30年,育有6个女儿,程潜去世的时候,这6个女儿年纪都不大,郭翼青和这6个女儿当时都没有正式工作。 在这种背景下,郭翼青就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信中提到了两点要求: 第一,现在住的房子太大,水电开销压的人喘不过气来,郭翼青希望给她们换一个小一点的房子。 第二,现在家里没有收入来源,几个女儿的年纪又很小,日常开销很大,郭翼青希望中央能给年纪稍大的女儿安排一份正式工作。 这封信很快就寄到了毛主席手上。 毛主席看完信后,很快就批示:“第一点我不同意,房子不能换!孩子还小,我会托人照顾你们的生活,工作也会尽快安排。” 毛主席之所以不同意换掉房子,是因为郭翼青住的这个四合院,是1949年中央特批的,象征着“湖南起义”这一页历史。如果拆掉或者换掉,于情于理都像是在割舍,所以毛主席就拒绝郭翼青换房子。 考虑到程潜去世后,郭翼青和孩子们的生活压力比较大,毛主席就让相关人员落实有关工作,给郭翼青的孩子们安排工作,每个月还给她们补贴。 这样,郭翼青一家的生活压力就没有那么大了。 自程潜去世后,郭翼青也是终身没改嫁,1996年郭翼青去世后,和程潜合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1968年,程潜去世后,妻子写信给毛主席,向毛主席提了两个要求,毛主席看完信后,
碎星
2025-09-10 18:42:06
0
阅读: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