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一生中,帮助提携过许多文艺青年,其中有两位女作家的境遇更是镜像级相似。她们虽然家境尚可,但都受到了封建礼教的迫害;虽然都是半路出家,但才华横溢,让人一见难忘;虽然一直追求新生活,但在情感道路上屡屡受挫,最终结局也令人唏嘘。其中一个大家比较熟悉,就是萧红,而另一位在我看来比她更可悲可叹的,就是女作家白薇。
白薇原名黄彰、黄鹂,出生于湖南资兴一个富裕的乡绅家庭,父亲黄晦是维新派人物,曾留学日本,按理来说也是开明进步的人家。但奇葩的是,她父母真的就在女儿16岁的时候,给她包办了一门亲事,把她嫁给了一家李姓人家。为啥嫁给这家人呢?因为有一次她的母亲外出偶遇大雨,这家人不仅热情让她到自家避雨,还给她煮了一碗荷包蛋,于是为了报这碗荷包蛋的恩,父母就让她嫁过去了。
李家也是乡绅家庭,按理说家境也不错,但倒霉的是,李家娶她只是为了给病怏怏的儿子冲喜。但婆家发现,新娘过门后,儿子依然没有好起来,便把怒火发泄在白薇身上,对她非打即骂不说,婆婆甚至咬断了她的脚筋,这造成了她终身行动不便。
舅舅怜惜她的处境,千方百计帮她逃离了李家,又把白薇送去了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白薇在学校成绩好人缘好,被同学选为该校学友长。当时袁世凯称帝,新上任的校长是清朝遗老,取消了英文课,也不允许阅读新书报,却让英美教会的女教士入校传教。白薇当时只有十几岁,却联络了几位开明教员和衡阳其它中学的师生,去府台衙门告英美传教士扰乱学校,告校长无能失职,结果被校长除名,只得转至长沙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就读。
后来白薇碰到一个留学日本的机会,就远赴日本勤工俭学,做过佣人、侍者等杂役以维持生计。过了语言关后,白薇考上了东京御茶之水高等女子师范学校,专攻生物学,同时选修历史、教育、心理、美学、佛学、哲学。后来因为热爱和天分,她专心于文学创作。属于和鲁迅先生异曲同工了~
在日本期间,她参加了“创造社”,并在这里遇到了自己一辈子的量子纠缠——比她小7岁的诗人杨骚。
杨骚的情况和白薇完全相反,他是福建漳州人,家里虽然贫寒,但是极其开明,对他的投入更是不遗余力。他父母为了让他过上好的生活,忍痛把他过继给有钱的堂叔,因此他读了私塾后,又读了汀漳龙道师范附小、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省立第八中学,之后又去了日本留学,完全是在父母的筹划下低开高走了。
但俩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并没有擦出火花,这是因为此时杨骚深爱着友人凌壁如的妹妹凌琴如,白薇则暗恋凌壁如,相当于他俩爱上了一对兄妹...
那凌琴如和凌壁如兄妹的态度呢?不好意思,他俩各自有中意的人...
就这样,白薇和杨骚两个天涯沦落人,因为都失恋了,互相熟悉起来,最后还是白薇主动表白,两人走到一起。但杨骚内心并没有放下凌琴如,或者说他对自己的失恋不甘心,经常到处撩骚,而白薇的爱情却非常纯粹,眼里不揉沙子,两人的矛盾越来越激烈,于是杨骚选择了逃避。
他一声不吭地回到了国内。
找不到爱人的白薇大病一场,两个月后才收到杨骚的信,说自己还爱着初恋凌琴如,请求白薇不要再爱他了。
白薇当然不会轻易放弃,她立刻追到杨骚所在的杭州,想要挽回这段感情,然后杨骚又跑回了漳州老家,这场你跑我追的游戏中,杨骚遥遥领先,因为他一路跑去了新加坡,还写了一封让我雷得外焦里嫩的信:
“我是爱你的啊!信我,我最最爱的女子就是你,你记着!我要去经历一百个女人,然后疲惫残伤,憔悴得像一株从病室里搬出来的杨柳,永远倒在你的怀中!”
我的妈呀...这他妈是什么疯批脑洞啊!这不等于说我嫖够了来你这儿养老吗?
白薇在杭州又大病一场,只能回到日本继续创作事业。
次年,白薇从日本经由香港回国,她这一路也颇为坎坷,被偷被骗,到了上海之后又大病了一场。好在郁达夫等人的帮助下,本就富有才华的白薇开始在文坛崭露头角,后来又被鲁迅赏识推荐,逐渐积累了一些名气。陈西滢将白薇的《琳丽》与郁达夫的《沉沦》、鲁迅的《呐喊》并列入《新文学以来的十部著作》,可见她的评价之高。
此时,杨骚来了,带着他一屁股债和满身的性病来了...
在新加坡的时候,因为无聊和孤独,他早就与白薇恢复了通信,到了上海,发现白薇已经小有名气,他更是赶紧贴上来。白薇没把持住,又和他旧情复燃了,但是这一次,她被杨骚感染了性病。
你别说,杨骚说要嫖100个女人,他真的去疯狂嫖了,要不咋感染的性病...这也算是他唯一的一句实话了吧~~
知道了真相的白薇怎么选择呢?当然是选择:
原谅他!还要跟他结婚!
别问我逻辑我也很晕~~
重逢两年后,白薇35岁了,两人终于决定结婚,一起拍了结婚照、发了请柬、定了酒席。但婚礼当天,杨骚又双叒不见了....
没错,新郎跑了~跑哪儿去了呢?
跑到初恋凌琴如那里去了....
这一次白薇终于忍不了了,开始用自己的笔对杨骚大加讨伐,说白了就是写小作文。但才女的小作文不一样,她把自己和杨骚的情书合集《昨夜》卖给了出版社,相当于和杨骚公开决裂了。放到今天就是聊天记录发微博,绝对是社死了。
但是!就在十年后,44岁的白薇再次邂逅了杨骚,杨骚觉得还是白薇好,向她求复合,但白薇却不为所动。
看到这儿你是不是以为,白薇终于支楞起来了?终于不被渣男所伤了?
几年后,杨骚与别人成了婚,白薇依旧是孤零零的一个人,而且境遇不算太好,大部分时间还在为温饱而挣扎。杨骚出于爱也好愧疚也罢,把自己很多收入都寄给了白薇,有时还会用白薇的别名“素”作为笔名来发表文章。这可能给了白薇错觉,过了几年,她又想重新追回杨骚,但得知杨骚此时已经结婚生子,白薇这才彻底放下。
新中国成立以后,已经功成名就的白薇主动放弃了北京优渥的生活条件,请求到北大荒去工作。她在北大荒生活了7年,之后又去新疆生活了2年,写出了许多贴近当地生活的作品。之后,她回到北京担任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并先后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四、五届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委员会委员。
1983年,杨骚的儿子杨西北为了写父亲的传记,前往北京采访白薇。当他向白薇说明自己是从漳州来的时候,白薇的眼中闪过一丝泪光,她还深情地说:“我从前的爱人也是漳州人……我只有一个爱人。”
1987年,白薇在北京去世,享年94岁。她身后最值钱的遗物就是一台收音机,正如她曾经说的一样:
“我这一生:生无家,爱无果,死无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