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舰现身拉美,美媒集体破防。 根据美媒《国家利益》9月8日报道,中国海军

理大国迷雾 2025-09-10 15:34:36

中国军舰现身拉美,美媒集体破防。 根据美媒《国家利益》9月8日报道,中国海军医院船丝路方舟号,开展了一个名为“和谐使命2025”的巡航活动,主旨是人道主义,到访国家有十几个,大概要持续200多天。 消息一出,美国媒体就开始跳脚,文章到处充斥着对中国的战略和地缘采集,还有媒体不嫌事大,开始推测中国这是要对美国“后花园”下手。 现实是,这已是中国海军第十次访问拉丁美洲。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在当地提供医疗服务,赢得了“生命之舟”的美誉。 但美国媒体选择性忽视这些事实,只顾着渲染“中国威胁论”。 事情要从一艘名为“和平方舟”的中国海军医院船说起。 这艘洁白的大型医疗船在拉丁美洲海域已经部署了大半年时间,访问了秘鲁、厄瓜多尔等多个国家,为当地居民提供免费医疗服务。 据了解,这次航行期间,和平方舟号共接待了上万名患者,完成了上百台手术。 本该是一个传递国家友谊的佳话,再不济也是感人肺腑的行医故事,可这一行为却被《华尔街日报》称之为,以“中国军舰长期停留美国后院”,福克斯新闻则直接宣称这是“中国对美国的直接挑战”。 美国媒体翻出历史旧账,称中国早在2013年就曾向古巴派遣过侦察舰船,试图构建一个“中国长期渗透拉美”的叙事框架。 可早在1823年,时任美国总统门罗发表了著名的“门罗宣言”,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实质上是将拉美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这种被称为“门罗主义”的思维,就像一道无形的围墙,将拉丁美洲圈为美国的“后院”。 两百年来,美国数十次军事干预拉美国家内政,从古巴到巴拿马,从智利到尼加拉瓜,无不留下美国干涉的痕迹。 当中国军舰在拉美进行医疗援助时,美国海岸警卫队舰艇却经常出现在中国周边的南海海域。 这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双重标准,令人啼笑皆非。 美国海军研究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美国在南海进行了至少5次所谓的“航行自由行动”,每次都会引发中方强烈反对。 但美国对此的解释永远是“国际法允许公海自由航行”。 尽管美媒极力渲染“中国威胁”,但中美两国在拉丁美洲的存在根本不在一个量级。 美国在拉美拥有多个军事基地,与几乎所有拉美国家保持军事合作。 美国是大多数拉美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而中国是第二大。 美国文化对拉美影响深远,英语是必修外语,美国电影、音乐充斥拉美市场。 这种实力对比的不对称,使得美国媒体的“中国威胁”叙事显得格外夸张。 正如一位拉美学者所说:“当一只蚂蚁身边来了另一只蚂蚁,大家不会在意;但当一头大象身边来了另一头大象,情况就不同了。” 美国就是那头不适应竞争的大象。 在美国媒体的一片喧嚣中,拉美国家自己的声音反而被忽视了。 事实上,拉美各国对中国的存在普遍持欢迎态度。 以和平方舟号为例,在秘鲁期间,该国总统亲自登船参观,感谢中国为当地民众提供医疗服务。 在厄瓜多尔,民众排起长队等候诊疗,一位当地老人告诉记者:“这是我第一次接受专业的眼科检查,感谢中国医生。” 拉美国家清楚地知道,大国竞争虽然可能带来风险,但也创造了更多选择空间。 他们不再必须依赖美国,而是可以根据国家利益自主选择合作伙伴。 有分析认为,拉美国家正在实行“平衡外交”,即同时与中美保持良好关系,从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中国军舰访问拉美之所以引发如此大的关注,本质上反映了全球权力格局的变化。 中国作为新兴大国,自然会在全球范围内扩展影响力,这是不可避免的历史进程。 美国需要适应这种变化,放弃过时的“门罗主义”思维,承认拉美国家有权利自主选择合作伙伴。 将拉美视为“后院”或“势力范围”的做法,早已不符合21世纪的国际关系准则。 对中国而言,也需要谨慎行事,避免重蹈大国霸权覆辙。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尊重各国主权,聚焦互利合作,这才是中国赢得拉美国家信任的正确方式。 世界已经进入多极化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垄断某个地区的事务。 中国有权利也有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合法合理的国际合作,这不是任何国家可以剥夺的权利,哪怕是横行霸道惯了的美国。 当他们自己怀疑别人鬼鬼祟祟的时候,其实自己内心才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0 阅读:614

猜你喜欢

理大国迷雾

理大国迷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