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从阿里体育到橙狮体育,科技与体育“双向奔赴”了!十年前,马云说阿里体

文虹谈科技 2025-09-10 15:18:11

十年磨一剑,从阿里体育到橙狮体育,科技与体育“双向奔赴”了!十年前,马云说阿里体育是个“孩子”,期待它从健康与快乐的事业中受益。十年后,这个改名橙狮体育的“少年”交出成绩单:营收迈入“月入1亿”俱乐部,EBITA同比增长86%,自营场馆年服务超5000万人次。但它最值得被关注的,绝不是财务数字本身。橙狮体育以一场跨越周期的韧性成长,成为中国体育产业中少数兼具科技基因、商业能力与政策嗅觉的标杆企业。

中国体育产业经历过泡沫期,也熬过了赛事版权疯狂内卷的厮杀期。橙狮体育穿越周期,从阿里生态中孵化又独立成长,构建起一条AI赋能、数据驱动、线上线下融合的新体育生态链。它既不像传统体育公司重资产依赖,也不止于互联网平台的流量逻辑,而是真正将体育视为一个可技术赋能、可商业运营、可社会共赢的垂直产业。

它的战略定力值得点赞。橙狮体育很早就意识到,中国体育产业的核心痛点并非缺乏顶级赛事IP,而是大众运动参与的基础设施严重缺失、运动正反馈薄弱、数字化程度低下。因此它选择做难而正确的事:用技术手段降低运动门槛,提升运动体验。

大众运动不是口号。从最早推出“运动银行”用积分体系撬动用户参与,到推出AI健身功能实现云端私教,再到发布智慧球场系统“橙狮慧影”。橙狮体育本质上是一家科技公司。它的核心能力,是把运动行为全面数字化,再用AI重构体验和效率。

2025年9月“31号文”落地,国家再次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政策动能。一个新周期开始了,而橙狮这样的企业,或许正是政策最希望培育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雏形。体育产业的未来,不在于建造更多体育馆,而在于让运动真正成为每个人的生活方式。而科技,将是实现这一愿景的最短路径。

橙狮体育很早就意识到,优质赛事IP不仅是流量入口,更是城市消费的增长引擎。“赛事运营”不止于热闹,而是消费链的激活枢纽。从早期一举拿下世俱杯冠名、CUBAL转播权,到近年成功运营UFC格斗之夜、中国超级杯等顶级赛事,它的打法早已经从“版权采购”跃迁至“全域运营”。

以上海UFC赛事为例:2200万票房背后,更值得关注的是七成观众跨城去上海、人均消费3410元的“赛事经济”。这已远超传统文体活动范畴,进入“消费集群拉动”层面。而昆山超级杯期间策划的“跟着赛事游城市”,更是将球迷转化为游客,实现体育流量向地方文旅的实打实地转化。

这类实践刚好呼应了“31号文”:“拓展体育消费场景”、“推进体育与文化、旅游等行业深度融合”。橙狮体育提前实践,证明头部赛事完全可能成为城市经济的增量变量。

场馆是“线下入口”,更是城市活力的重要来源。橙狮的场馆拓展策略同样展现清醒的商业判断。橙狮旗下“乐动力体育中心”已在全国22城运营70余座场馆,年服务超5000万人次。但它真正的价值不只是数量,而在于务实,在于模式创新。不同于盲目兴建大型地标场馆,它聚焦城市“金角银边”的改造利用,将废弃广场、老旧厂房变为社区运动空间,多数是嵌入生活场景的“小而美”设施。同时,它激活了大型场馆。举个例子,接管杭州“大小莲花”后,迅速实现“以商养馆”,避免大型场馆赛后闲置。这些创新和政策鼓励的全民健身方向高度契合。

乐动力体育中心线上订单占比超过50%,五年增长100%。这背后是一套完整的智慧操作系统:用户手机预订、刷脸入场、AI自动生成运动集锦、数据反馈指导训练。它把线下分散的运动行为,变成可沉淀、可分析、可运营的数字资产。橙狮体育AI落地能力太强了。它解决了喜欢运动人群的核心痛点:缺乏即时反馈和成就激励。普通人的运动高光时刻被自动捕捉、分析并生成可分享内容,运动变得可测量、可展示、可传播。目前该系统已服务超1300万人次,视频生成量达1000万条,数据背后是技术对运动心理的深刻洞察。

这不只是“工具赋能”,更是重塑运动体验本身。当普通人运动的精彩瞬间也能被更多人看见,体育参与的正反馈循环就被极大强化。“AI分层匹配需求”正在成为现实。技术不再是降本增效的幕后工具,更是创造新消费体验的核心引擎。通过智慧场馆获取线下流量,通过AI技术增强用户粘性,通过数据能力实现服务分层,最终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运动生态。橙狮体育2024财年经营收入和净利润的双位数增长证明这条路径确实可行。

橙狮体育2035年目标是带动20亿人次体育消费,投入50亿元支持“体育+AI”创新。如果说过去十年是中国体育产业的“资本扩容期”,那接下来十年将是“技术运营期”。橙狮体育提前卡位AI+体育的垂直场景,初步验证线上线下联动的商业模式,它的成长路径清晰表明:中国体育产业需要一家用技术降低运动门槛、用数据提升产业效率的新物种。

体育产业的未来不属于只会砸钱买版权的野蛮人,而是属于能真正理解运动本质、并用技术让更多人动起来的创新者。下一个十年,当AI真正重构运动体验时,我们或许会想起这个从上海杨浦走出的“孩子”, 用颠覆性的商业模式让我们看见了中国体育的另一种可能。

0 阅读:1
文虹谈科技

文虹谈科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