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议会终于批准了武器现代化法案,伊朗总参将出资20亿美元,购买外国武器。要加强空军力量,加强陆军力量,加强防空力量。 熟悉伊朗军情的都知道,这 20 亿美元花得一点不冤。伊朗空军现在手里的家伙事儿,说出来都让人揪心。 主力战机还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 F-4、F-5,平均服役年限快 40 年了,去年以色列空军的 F-35I 战机空袭伊朗边境目标时,这些老战机连升空拦截的勇气都没有 —— 不是飞行员不想上,是雷达系统根本锁定不了隐身目标。 联合国军控研究所上个月刚出的报告里写得明白,伊朗防空系统对以色列 “苍鹭” 无人机的拦截率还不到 15%,去年 7 月以色列炸导弹基地那回,伊朗号称 “国产骄傲” 的 Bavar-373 防空系统全程没反应,事后查出来是关键雷达部件早坏了,一直没来得及修。 伊朗也不是没试过自己搞研发,可军工体系实在跟不上。陆军的主战坦克还是 T-72 的改进版,信息化水平连印度的 “阿琼” 都比不上;空军想自研第五代战机,折腾了五年连原型机都没敢公开试飞。 反观周边,以色列已经列装了 F-35I 的升级版,沙特手里握着欧洲 “台风” 战机,连土耳其都能自研无人机,伊朗再不补装备,在中东的安全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可买装备这事,伊朗一直卡在 “有钱花不出去” 的尴尬里。之前跟俄罗斯谈好的 25 架苏 - 35 战机,都付了一半培训费用了,结果俄罗斯临时变卦,把这批战机转给了阿尔及利亚 —— 说到底还是怕美国的制裁压力。 跟中国谈歼 - 10CE 的引进时,双方卡在支付方式上掰扯了好几个月,伊朗想用石油抵账,中国这边更倾向于硬通货,最后也没谈拢。 没办法,伊朗只能换条路走。今年 8 月初,伊朗总统佩泽什基安带着国防部长直奔巴基斯坦,一开口就拿出了 “能源换装备” 的方案。 巴基斯坦空军去年用歼 - 10CE 击落法国 “阵风” 的实战案例,伊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双方很快敲定合作 —— 伊朗用石油和铜矿资源,换巴基斯坦的 JF-17 战机和 “猎鹰 - 80” 防空系统,这种绕开美元结算的模式,直接避开了美国主导的制裁网络。 但问题也跟着来,伊朗内部的资源分配一直是笔糊涂账。伊朗革命卫队攥着大部分防空系统和导弹部队,今年 460 亿美元的国防预算里,超过六成被他们拿去搞导弹研发和无人机生产,留给空军和陆军的钱本来就少,现在这 20 亿美元还得跟革命卫队掰扯分配比例。 去年伊朗陆军想升级一批装甲车辆,申请了 3 亿美元经费,结果革命卫队以 “导弹试验优先” 为由截走了一半,最后只买了 200 辆二手装甲车,这事在伊朗议会里还吵过好几次。 伊朗这边一动,整个中东的军备平衡都跟着晃。以色列已经把 F-35I 的部署范围往伊朗边境挪了 100 公里,还专门搞了针对 JF-17 的模拟演练。 沙特更直接,上个月跟欧洲空客签了 120 架 “台风” 战机的采购合同,比原计划多买了 40 架;美国五角大楼也跳出来喊话,说伊朗这波军备采购会 “打破地区稳定”,可转头就给以色列卖了 500 枚精确制导炸弹。 伊朗自己也清楚,光靠砸钱买装备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现在拿到的 20 亿美元,就算全花在空军上,也就能买 30 架左右的先进战机,再加上人员培训、后勤保障,至少得 5 年才能形成战斗力。而且巴基斯坦的装备虽然性价比高,但跟以色列的 F-35I 比,还是差了一代的技术代差。 更关键的是,伊朗石油部现在还欠着总参谋部 8 亿美元的军费,法案里明确要求石油部三个月内结清,可今年国际油价忽高忽低,伊朗石油出口收入能不能跟上都是个问题。 国家空中运输组织 30% 的收入要划给空军搞基建,这意味着伊朗国内的货运成本可能还要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多少会受影响。 说到底,伊朗这波武器现代化,更像是被逼出来的无奈之举。一边是以色列步步紧逼的军事压力,一边是国际制裁下的采购困境,还有内部各军种的资源争夺。这 20 亿美元买的不光是装备,更是争取喘息的时间。 只是中东这盘棋太复杂,伊朗这边刚下单,周边国家就跟着加码,最后能不能靠这波采购真正补齐短板,恐怕还得看后续的内外协调 —— 毕竟武器再先进,没人会用、没地方保养,也只是一堆废铁。
哈梅内伊做出事关中国的重大决定据多家外媒报道,当地时间7日,伊朗最高领袖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