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产业是中国、日本等主要经济体的热门就业领域,但中国和日本的IT产业发展趋势存在较大差异。中国IT产业注重消费端拓展,日本IT产业更多服务企业,前者规模扩张容易,开发迭代较快,后者胜在稳定,且易建立壁垒。两国的码农、程序员以及高管的薪资待遇、技能要求也因此差别较大,年轻的中国程序员收入稍高,而年龄偏大的日本码农没有“中年危机”。 中国程序员,“996”“007”换来的高薪 拥有全球最大互联网市场的中国,竞争也最激烈,IT企业和IT从业者“内卷”程度位居全球第一,程序员们的“996”“007”,是一系列知名IT巨头、互联网巨头崛起的关键。 中国程序员的薪资待遇处于较高水平,仅低于金融业和更细分的人工智能领域。但中国程序员的平均年龄在28-32岁,“35岁”现象极为严重,高龄程序员近乎被行业抛弃。 中国IT产业的岗位细分仍在加速拓展,人才需求数量庞大,IT从业者不但储备丰富,且基本都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与适应能力。但也正因为年轻从业者、年轻人才的不断涌现,让为数众多的IT企业普遍追求“快节奏”,更倾向于只重视员工的黄金时期。一方面,创业氛围浓厚,风险投资活跃,一方面,规模化扩张和人才流动过快,一旦资金链断裂,企业和人才都将迅速面临困境。 日本码农,收入一般但没有“35岁危机” 以日本2025年收入最高的20家IT公司员工年龄、收入水平等情况来看,有15家企业平均年收入在1000万日元以上(约合48万元人民币),最高接近1500万日元(约合72万元人民币),且这些高薪收入的日本IT企业,并非全球领域的知名IT企业,而是更偏向传统IT服务,更多专注日本本土市场,业务范围虽较为广泛,但其中只有1家IT企业涉及直播和电商业务。 日本IT从业者的收入与其他行业相比,并没有多大的优势,仅仅处于中游偏上水平。以这些高薪日本IT企业为例,让人羡慕的是日本码农的平均年龄,一半以上的企业员工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上。而日本IT行业从业者的平均年龄高达38岁,本身就领先全球业界,完全没有所谓的“中年危机”。 业务和人才,日本都想从中国得到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已经实现IT产业部分领域的人才互认,日本正在加紧从中国挖掘IT人才。按照日本的官方数据,其IT人才缺口逐年增长,将在2030年达到百万级别,作为日本IT外包业务最大承接国,中国丰富的IT人才储备让日本企业非常羡慕。 日本企业的“挖人”首选对象,是中国互联网大厂里“对日事业部”的那些懂日语的程序员,但中国大厂本身就对这些岗位的人才配有高薪。 中国和日本在IT产业存在较大的薪酬差距,无论是最高年薪还是平均薪酬。如果不能抹平中国程序员和日本码农之间还在扩大的薪资差距,日本IT企业想要获得来自中国的优质人才资源,将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中日IT从业者对比,中国程序员收入稍高,日本码农年龄偏大
数据读城
2025-09-10 13:02:09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