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美国现在对中国使的招,跟当年整垮日本用的手段一模一样!如今他们计划已完成一大半,只要供应链彻底成型,美国根本不用动武,就能达成目标…… 1985年,美国拉着几个国家逼着日本签下广场协议,让日元在短短几年内对美元升值一倍多。日元一值钱,日本的汽车、家电卖往国外就贵了不少,1986年日本出口额一下子就跌了16%,两年后更是比原来少了五分之一。 那些靠出口吃饭的日本企业日子难过得很,为了活下去只能把工厂搬到国外,本土的工人不少都丢了饭碗。 现在再看美国对中国,2018年以来把对华平均关税从2.5%提到了17.3%,咱们出口到美国的实际成本涨了一大截。 就像美国自己的福特汽车,因为关税成本太高,一个季度就亏了8亿美元,连产能都砍了一半,而美国老百姓买东西也得花更多钱,普通家庭一年要多掏一千多美元。 在科技领域,美国当年对日本的打压更是狠辣。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半导体多厉害,1987年在全球内存市场占了八成份额,几乎把美国企业挤垮。 美国一看不行,就逼着日本签半导体协议,要求日本企业必须买美国的芯片,还限定了市场份额。这一下日本企业自己的研发劲头就弱了,到2020年日本半导体全球份额只剩10%,而美国又拿回了近一半的市场。 现在美国对中国的芯片封锁,比当年对日本还严格。2024年荷兰阿斯麦公司在美國壓力下,连之前能卖给中国的光刻机都停了,连维修设备都要申请许可。 华为这几年被美国连番打击,光是收入就损失了3万亿,最困难的时候手机销量从全球第二掉到前五名之外。 虽然华为后来靠自己的技术突破又站了起来,但很多中国科技企业还在受芯片供应的困扰。美国还拿出520多亿美元补贴,让芯片企业去美国建厂,台积电、三星这些企业都在美国投了几百亿,就是想把芯片制造从中国转移出去。 供应链这张牌,美国也是老套路。当年日本企业被迫把生产线搬到东南亚和美国,本土制造业空心化,后来经济一不行就很难恢复。 现在美国通过芯片法案,明确规定拿了美国补贴的企业十年内不能在中国扩建产能,逼着企业选边站。 韩国的三星、现代,台湾的台积电都在美国建了新厂,台积电在美国的工厂投资就超过400亿美元。美国还拉着盟友搞所谓的"芯片四方联盟",想把中国排除在供应链之外。 这几年不少外资企业把在中国的工厂搬到东南亚,虽然咱们自己的企业比如中芯国际在努力追赶,2024年市场份额涨到了6%,但高端制造能力还差得远,很多关键设备和材料还得靠进口。 就像咱们现在用的手机、电脑里的高端芯片,大多还依赖国外技术,一旦供应链彻底转移,咱们的科技企业就可能像当年的日本企业一样陷入被动。 金融方面的手段更是如出一辙。当年日元升值后,日本国内钱太多,都跑去炒房炒股,房价涨得离谱,后来泡沫一破,日本经济就陷入了"失去的二十年",直到现在GDP还不如十年前。 美国现在也在逼着人民币升值,还限制中资企业在美国融资,不少中国公司只能从美国股市退市。美国还通过加息缩表,让全球资金都流回美国,咱们国内一些企业借的美元债还款压力大增。 虽然咱们的金融监管比较严,没像日本那样出现大泡沫,但这几年股市、楼市的波动,跟美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分不开。美国还在国际上推动盟友减少使用人民币结算,想在金融上孤立中国,这跟当年压制日元国际化的做法一模一样。 现在美国这套组合拳已经见效大半。贸易上通过关税让中国出口成本增加,科技上用禁令卡住高端技术,供应链上逼着企业转移产能,金融上施压汇率和资本流动。 就像当年日本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被美国压制得停滞不前,美国现在就是想用同样的办法限制中国发展。 现在全球芯片制造的新工厂有一半建在美国及其盟友那里,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份额已经开始下降。一旦这些新工厂都投产,形成完整的供应链,美国就算不用动武,也能通过技术封锁和市场隔离,让中国的高科技产业难以发展。 当年日本失去了半导体领先地位,现在美国就是想让中国在更多高科技领域失去竞争力,这就是美国的真实目的。
嘶,刚知道原来日本的军力竟然那么强,请问这是哪个位面的日本?高堡奇人吗?你让它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