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敬宗李湛夜晚打猎回宫,与宦官酒过三巡后,进内室更衣。突然,蜡烛被人吹灭了,随后传来惨叫,一个宦官高声说:"皇帝已死,大事已成,赶快筹备后事吧。" 长庆四年(公元824年)正月二十二日,唐穆宗李恒病逝。当文武百官依照先帝遗诏,前往东宫准备簇拥太子李湛在灵柩前完成登基大典时,却发现这位未来的帝王竟离奇失踪。 众人焦灼万分地四处寻觅,最终在西偏殿附近的马球场上找到了他,彼时的李湛正与一群宦官兴致盎然地切磋球技。 侍从们高声呼喊了许久,李湛这才慢悠悠地去履行那对他而言仿佛无关紧要的登基仪式。 李湛登基之后,不是忙着组织马球赛事,就是摆下宴席寻欢作乐,几乎没有一天停歇。 朝中大臣起初认为,这位年仅十六岁的皇帝只是年少懵懂、贪玩好动,过不了多久便会收心处理朝政。可现实却狠狠打了他们一记耳光 ,李湛不仅没有丝毫收敛,反而变本加厉。 就在李湛沉浸在玩乐之中、对朝政全然不管不顾的时候,宫廷深处一股危险的暗流正在悄然蔓延。 这股暗流的主要人物便是假宦官刘克明,刘克明是大宦官刘光的养子,当年入宫之时,凭借刘光的权势,他绕过了身体检查,混入了宦官队伍。 后来,刘克明被分配到李湛身边当差,深知这位小皇帝嗜玩如命的性格,于是投其所好,苦心钻研马球技巧与搏击之术,凭借出色的 “玩乐本领” 赢得了李湛的信任与喜爱,成为皇帝身边亲近的心腹与玩伴。 随着李湛对朝政愈发懈怠,刘克明的胆子也变得越来越大。后宫之中美人云集,这对于刘克明来说,无疑充满了巨大的诱惑。 刘克明见李湛整日沉迷玩乐、根本无暇顾及后宫之事,他便肆无忌惮,公开与宫女们厮混在一起。被他染指的宫女数量,很快就从几人增加到了数十人。 但刘克明的野心并未就此止步,他又将目光投向了李湛的淑妃董氏。董淑妃容貌秀美、年轻靓丽,却因李湛四处寻欢作乐、对她漠不关心,常常独守空闺、郁郁寡欢。刘克明的主动示好,两人迅速勾搭在一起。 而此时的李湛,对这一切却一无所知, 因为他又迷上了一项新的 “娱乐活动”打夜狐。 李湛对打夜狐的痴迷,源于一次骊山行宫之行。当时,他带着嫔妃们前往骊山泡温泉,可行宫的庭院由于常年无人打理,早已成了狐狸的栖息之地。 到了夜晚,狐狸频繁出没,搅扰了李湛与嫔妃们的兴致。李湛勃然大怒,当即拿起弓箭,亲自上阵射杀狐狸。 这次射狐的经历,让李湛迷上了这项活动,在他看来,打夜狐比打马球有趣得多。从那以后,打夜狐成了李湛每日必不可少的 “节目”,一天不射杀几只狐狸,他就浑身不自在。 宦官们为了讨好皇帝,主动跑到长安周边的山林里寻找狐狸的巢穴;每到夜晚,李湛便带领由宦官组成的 “猎狐队”,前往事先侦察好的地点狩猎,每次都能收获满满地归来。 可对宦官们来说,打夜狐却是一件苦差事。白天,他们要在山林里蹲点侦察,寻找狐狸的踪迹;夜晚,既要为皇帝引路,又要防备狐狸的反扑,日子过得比狐狸还要煎熬。 有一次,天色昏暗、光线不足,李湛拉弓射箭时,射中了正在另一侧围堵狐狸的刘克明。虽然只是射中了腿部,伤势并不严重,可刘克明却吓得魂飞魄散。他越想越后怕,总觉得是自己与董淑妃的奸情已经败露,皇帝这是在故意对他发出 “警告”。 在恐惧的驱使下,刘克明萌生了 “先下手为强” 的念头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发动政变,除掉李湛,掌控宫廷大权。 刘克明将自己的想法告知了身边几位同样对李湛心怀怨恨的宦官,得到了众人的积极响应。一场针对唐敬宗的宫廷阴谋,就此拉开了序幕。 一天夜里,李湛又像往常一样,带着一群宦官上山打夜狐,结束后他在宫中设宴,邀请刘克明、许文端、苏佐明等二十多名宦官一同饮酒作乐。 酒过三巡,李湛醉意朦胧,摇摇晃晃地起身前往更衣室更换衣服。 对刘克明等人来说,等待已久的机会终于到来了。他们交换了一个眼神,趁着殿内众人没有防备,悄悄吹灭了大殿里的蜡烛。 在黑暗之中,传来李湛在更衣室里惊慌失措的惨叫声。当蜡烛再次被点燃时,年仅十八岁的唐敬宗李湛,已经倒在了血泊之中。 刘克明终究是第一次策划如此重大的政变,缺乏足够的经验与谋略。杀死李湛之后,他仓促决定拥立绛王李悟(唐宪宗第六子)为新帝,伪造诏书,让绛王暂时代理事务。 可刘克明显然低估了宫廷中其他势力的实力,大宦官梁守谦、王守澄等人,怎么会容忍一群 “小辈” 在宫中擅自夺取权力? 梁守谦、王守澄迅速调动神策军冲入宫中,刘克明等参与事变的宦官被杀,被刘克明推戴的绛王李悟,也在这场宫廷混战中丢掉了性命。 这场宫廷政变来得突然,结束得也十分迅速,最终宦官势力拥立江王李涵(李湛的弟弟)为帝。 就这样,大唐王朝在经历了惊心动魄的 “宫廷闹剧” 之后,迎来了新的君主。
李广的孙子李禹取笑宦官,宦官到汉武帝那告状,刘彻决定把他扔进虎池子里吓一吓他,绳
【88评论】【2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