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美国现在对中国使的招,跟当年整垮日本用的手段一模一样!如今他们计划已完成一大半,只要供应链彻底成型,美国根本不用动武,就能达成目标…… 1985年,日本经济眼看要追上美国,结果五国财长在纽约广场饭店签了个协议,直接让日元在三年内涨了一倍多,从1美元兑240日元飙到120日元。 这下可好,日本那些靠出口吃饭的汽车、电子企业瞬间懵了,订单哗哗往下掉,为了对冲风险,日本央行只好放水,结果钱没流进实体,全跑到股市和房地产里,最后泡沫一破,就是“失去的三十年”。 再看看现在对中国的招数,简直是复制粘贴。先是贸易上施压,跟当年对日本一样加关税、搞调查。更狠的是技术封锁,这招美国玩得可熟了。 当年为了整日本半导体,美国故意给日立高管发假机密,诬陷人家窃密,接着就启动“301调查”,逼着日本签半导体协议,硬生生要求外国芯片在日本市场占比必须达到20%。 现在对中国更直接,2025年刚出的新规,把中国归为第三等级,几乎全面禁止AI芯片出口,连英伟达这样的美国公司都急得跳脚,说这政策直接把80%的市场拱手让人。 为了让技术封锁更彻底,美国还学当年扶持韩国那样,砸钱搞自己的产业链。2022年推出的芯片法案,一口气拿出520多亿美元补贴,又给企业免税,就为了把芯片厂拉回美国。 当年日本半导体就是这么被搞垮的,一边被限制出口,一边本土市场被美国企业抢占,研发动力全没了。 现在美国对中国芯片企业也是这套,不光禁售设备,还逼着ASML不能卖光刻机,连用了美国技术的企业给中国供货都得报备,这不就是想让中国永远卡在中低端吗? 供应链转移这步棋,美国更是玩得炉火纯青。当年日本企业被逼得把工厂搬到东南亚,结果本土产业空心化。 现在美国又撺掇企业把供应链从中国迁出去,苹果就跟着起哄,说要把美国市场的iPhone全放印度生产。 可哪有那么容易?富士康在印度建厂,招来的工人技术不行,只好从中国召回几百个工程师救急,连苹果CFO都预警,关税增加让他们第三财季多花9亿美元。 《华尔街日报》都说了,中国有150多家苹果顶级供应商,印度才14家,想复制中国的产业集群,没个十年八年根本不可能。 但你别以为这就成不了事,美国的耐心着呢。当年对付日本,从广场协议到半导体战,一步步耗了十几年,才把日本的科技优势磨没了。现在对中国,这计划已经完成大半。 技术封锁这边,华为的手机芯片断供,先进制程拿不到;供应链这边,虽然印度工厂问题不断,但美国逼着企业选边站,不少企业只好把部分产能迁出去。 更狠的是搞小圈子,什么“芯片四方联盟”,跟当年拉拢欧洲对付日本一个路数,就是想在技术上孤立中国。 不过话说回来,中国跟当年的日本不一样。日本市场就那么大,产业链外迁了就回不来了,中国有14亿人的大市场,就算外面供应链出问题,本土企业还能活下去。 你看美国芯片禁令刚出来,中国这边昇腾芯片就顶上了,连微软、亚马逊都悄悄接入中国的开源模型,商业利益这东西,不是美国一纸禁令就能挡住的。 现在这局面,有点像当年日本泡沫破裂前的样子,美国的套路已经明牌了。技术封锁卡脖子,供应链转移掏根基,就等着中国自己出问题。 但中国的制造业底子比当年日本厚多了,富士康在印度搞不定的工程师,在中国一抓一大把;美国想转移走的产能,很多核心技术还攥在我们手里。 只能说这盘棋还没下完,美国想不费一枪一弹就赢,恐怕没那么容易。当年日本栽的跟头,我们都看在眼里,这一次,绝不会重蹈覆辙。
阿联酋这一嗓子喊出来,把以色列政府吓得不轻。 平时私底下嘀咕几句也就算了,现
【9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