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援助和出口要"授人以鱼",而不可"授人以渔",要重视技术保护,当心教会徒

名心克己 2025-09-10 09:57:36

中国对外援助和出口要"授人以鱼",而不可"授人以渔",要重视技术保护,当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技术保护是国际通行规则,尤其是美国和欧洲在核心技术上都是设置严密壁垒。从不轻易转让技术,重视专利和产权,把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这些做法本质是维护其科技霸权和产业优势。中国在这方面可是吃足了美欧的亏,现在中国全面发展起来了,却有点过于慷慨了。 转让技术,建生产线,分享成果,甚至无偿援助。 虽然有我们自己的打算,但是也必须加强技术保护,谨防先进技术的外泄,给我们中国带来不必要的竞争和压力。 自2020年以来,中国陆续发布了《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明确对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技术等关键领域实施出口管制。但近年来仍然有很多核心技术领域出现了技术外泄,给国家造成了巨大损失。 举两个例子: 2010年,中国向巴基斯坦转让了全套“彩虹-3”无人机技术,结果几年后,土耳其突然推出性能参数与“彩虹-3”高度相似的TB-2无人机,并迅速抢占中东市场。这次技术泄露直接导致中国损失了60%的中东订单。 关键是我们还不长教训, 2023年,巴基斯坦将中国提供的“枭龙”Block3战机雷达参数泄露给土耳其。土耳其据此仿制出“可汗”战机,转头就卖给阿塞拜疆,和中国抢起了军贸市场。 相反,美欧可从来不会转让技术和生产线,甚至出口的武器都能“上锁”,这方面确实需要我们学习。 中国一直秉持道义与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外援助的核心理念是共同发展,而非单纯利己。这本身没有错,但必须要分情况,辩证对待。 在关乎民生方面,中国可以“授人以渔”,我们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自主能力,如建设学校、培训医疗人才、传授农业技术,一些基本的基建技术,这符合全球减贫和发展的道义与责任,也是中国作为大国的国际担当。 但中国的对外援助和技术转让必须要有原则。要遵循“安全可控、互利共赢、分类施策”的原则: 1.对核心战略技术,坚决保护,筑牢安全底线,绝不能分享。 2.对成熟应用性技术,通过创新合作模式实现共享,同时保障自身利益。 3.对基础性技术,可以共享给发展中国家,履行中国的国际责任和担当。 这样就既能避免“授渔”带来的短期竞争风险,又能通过规则制定与合作创新,确保长期竞争力。 国家出口政策 国际合作与援助 对外援助 出口政策 出口限制措施 中国产业出口

0 阅读:9
名心克己

名心克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