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旅投集团宣告破产清算

新浪财经 2025-09-10 00:46:02

来源|不良资产头条综合

6月6日,青海省西宁中院发布公告:裁定受理青海省旅游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海旅投”)及其下属公司破产清算一案。该案件之所以引发关注,是因为其省属一级的文旅国资平台,且没有重整程序,直接宣布4.8亿注册资本“清空”。

此次是青海旅投主动申请破产清算,一起清算的还包括其下属的13家子公司:

青海路游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青海撒拉尔水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青海旅投铁航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青海尚东今致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青海旅投文体旅游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青海格尔木昆行天下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青海省旅游文化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青海旅投自驾车旅游营地开发有限公司;

青海旅投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青海旅投汽车租赁服务有限公司;

青海青藏国际会务有限公司;

青海路游居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青海旅投药水温泉开发有限公司。

成立仅6年省级旅游航母沉没

青海省内旅游资源丰富,不仅有中国面积最大的高原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还有世界闻名的可可西里、历史悠久的唐蕃古道,更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

根据部署,青海旅投于2016年4月正式揭牌成立,是被寄予厚望的“省级文旅航母”。曾喊出“三年投融资达到百亿,五年上市”的响亮口号。

成立之初,其在融资上获得多家银行支持,曾多次与西宁农商行、农业银行青海分行召开合作交流会,彼时,各家银行也均表态将大力支持青海旅投的发展,以项目贷款、并购贷款、融资租赁及产业基金等多种方式,与之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

得到金融机构资金支持的青海旅投,开始盲目收购青海铁航国旅等资产,在很短一段时间内就设立十余家二级子公司,业务覆盖景区、酒店、旅行社、地产等。

摊子过大却无核心盈利项目,也缺乏协同效应。项目投资只求规模不求效益,只求速度不求质量。内部人士透露,许多项目从调研到立项仅有短短几周时间,发展旅游就是凑项目,从而导致其陷入"投资—亏损—再投资—再亏损"的死循环。

同时青海旅投高层塌方式腐败,也致其亏损后无问责机制,最终债务危机爆发时已无重组余地。

截至2023年底,青海旅投账面资产8.52亿元,流动资产仅1.77亿元且多为难以回收的应收款项;非流动资产6.75亿元多为低效股权及长期应收款,被执行总金额3.23亿元,已严重资不抵债。

企查查显示,剔除已注销的子公司后,青海旅投控制的下属企业仍有20余家,此次一起申请破产清算的是其中的13家。

文旅平台困境

青海旅投并不是首例出现危机的国资文旅平台。

2024年2月,河南洛阳孟津文旅集团成为国内首个破产的地方文旅平台。但其级别相比青海旅投要低很多,注册资本仅1000万。

地方大型的文旅平台陷入危机的还有宁夏与陕西。

2024年6月,宁夏永宁县人民法院裁定,对银川文化旅游投资集团及银川博冠房地产、银川尚质房地产等12家关联公司进行合并破产重整,原因是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债务能力。初步审查,债权人有包括税务局在内的3016名,债权超39亿。

而陕西省曲江临潼旅投,今年以来其先后8次遭到法院强制执行,被执行总金额超9.3亿元;2次被限制高消费,涉案金额超758万元。

青海旅投的破产清算及其他地方文旅投平台的困境实际上是项目模式同质化严重。仿古街、演艺小镇、主题公园等业态遍地开花,却缺乏差异化定位与深度运营。"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的发展模式,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使平台陷入恶性竞争泥潭。

7 阅读:6304

评论列表

混沌一谈

混沌一谈

32
2025-09-10 14:01

光成立文旅集团,不按市场规律不懂经营,全是利用垄断资源搞些虚头巴脑的花架子。也没有责任追究机制。坑的是国家的钱。让一小撮人获得利益。

mudongsen 回复 09-10 15:30
搞别的也不会啊

用户79xxx84

用户79xxx84

5
2025-09-10 09:15

看看谁接手。

三天

三天

5
2025-09-10 19:41

外国有个加拿大,中国有个大家拿,这种企业就是大家拿的台子,直到拿光赔光,破产扔掉,换个马甲又起炉灶

再上征途

再上征途

1
2025-09-10 21:42

我们县里的文旅集团就是搞环境卫生和收停车费的。垄断企业,居然破产,蛀虫太多

Johnny

Johnny

2025-09-10 10:08

没上市吧?[抠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