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迫使社会重新思考美国梦】(时代)对于如今的美国年轻人来说,情况似乎有所不

理性闲谈天下事 2025-09-09 18:22:00

【Z世代迫使社会重新思考美国梦】

(时代)对于如今的美国年轻人来说,情况似乎有所不同:随着人工智能取代入门级职位,就业前景“明显恶化”。我的许多Z世代同龄人仍然失业,或者被困在那些根本不需要他们背负债务才拿到的学位的工作岗位上。

美国梦——通过努力工作获得幸福和经济成功的承诺——当然,并非所有人都能真正实现。詹姆斯·特伦斯洛·亚当斯于1931年创造“美国梦”一词时,将其描述为“面向所有公民……无论其出身或地位如何”的愿景。但在美国历史上的任何特定时刻,这种想象始终只是一种想象。尽管如此,人们对它的信仰依然存在。直到2024年,大多数美国人仍表示他们相信这个梦想仍然可以实现。相信你会成为例外,那么体制就无需改变。

长期以来,美国人的乐观主义一直将美国与西方国家区分开来。但纵观数据,这种信念或许最终正在动摇。2017年,17%的美国人表示美国梦遥不可及。到2024年,这一比例已攀升至30%。“底层99%的人之所以能够忍受,是因为美国的超级力量就是乐观主义,”商业教授斯科特·加洛韦在特雷弗·诺亚的播客中说道。

但当这种乐观情绪消退时会发生什么呢?

——梦想的衰落

文化理论家劳伦·伯兰特(Lauren Berlant)于2011年开始解答这个问题。在其著作《残酷的乐观主义》(Cruel Optimism )中,伯兰特描述了你所渴望的东西如何成为你成功路上的绊脚石。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用的视角,去理解为什么人们即使在传统的目标——稳定的工作、房屋所有权、家庭和退休——已经越来越难以实现的情况下,仍然坚持美国梦。我们越是努力地朝着这些目标前进,这种追求就越发让我们感到焦虑,并最终让我们陷入一种失败感。正是我们的乐观主义——正是我们的美国梦——导致了半个世纪以来社会向上流动性的下降和不平等现象的加剧。

没有哪一代人比Z世代感受更深。超过一半的人表示他们担心自己的财务未来,这一比例高于2019年的30%。每个人对此都有自己的看法:有些人认为Z世代的担忧是薪资焦虑,另一些人则认为是懒惰或缺乏韧性。但Z世代实际上可能向我们发出的信号是,美国梦的社会契约正在瓦解。

那种认为只要迈过那些寻常的人生里程碑,生活就会“更好、更富裕、更幸福”的信念已经逐渐消退。前几代人可以拥有房子、家庭和经济稳定,而 Z 世代却不得不优先考虑那些感觉可行的事情。“普遍存在一种焦虑情绪,”18 岁的塔兰·塔尔博特告诉我。“典型的观点……要么你很幸运,拥有世代相传的财富,要么你的物质条件只取决于你将来能挣到的薪水。”作为一代人,Z 世代对自己的经济状况非常在意。跨越政治分歧,人们都认为更广泛的体系已经崩溃,不再服务于像他们这样的人。

——Z世代的新目标

美国从未想过会有一代人不愿为美国梦的破灭自责。Z世代或许是第一批拒绝这些目标的人,但他们很可能不会是最后一代。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种断裂应该令人担忧,因为这个国家的身份认同建立在这样一种理念上:即使你没有成功,你的孩子也有可能——只要你足够努力。但即使是这种期望也在发生变化,因为难以实现的美国梦带来的经济焦虑正导致许多人推迟或放弃生育。这并不是说这种拒绝是一件好事;许多人并非自愿拒绝美国梦的这些方面。

这种集体幻灭感对美国如何看待自身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果没有一个共同的未来愿景,我们的社会结构将面临进一步瓦解的风险。随着美国梦越来越难以实现,我们发现自己陷入了一种“社会强加的孤独感” ,这是一种零和逻辑的产物,美国人觉得他们只能照顾好自己。包括前卫生局局长在内的多位专家警告说,一场孤独的流行病正在摧毁全国各地的社区。

Z世代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对机构以及彼此之间缺乏信任。我们需要一个关于未来的故事——一个直指美国梦不再可实现的真正原因,而非依赖怀旧之情的故事。

当今的年轻人迫使我们重新思考美国梦的意义,以及它服务的对象。长期以来,我们的梦想——以及我们为之付出的时间——让我们陷入虚假承诺的循环之中。但Z世代却拒绝参与其中。当一个国家的核心神话不再成立时,它会变成什么样?

0 阅读:1

猜你喜欢

理性闲谈天下事

理性闲谈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