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胡风准备去医院前,由于受凉,还没来得及下床,就说“不好了……”,一阵恶臭从他身下发出。妻子梅志立马就明白了,她连忙给他擦洗,换衣服,换床单,然后又提着那些脏东西去水坑洗干净。 胡风出生在1902年的湖北蕲春,那是个小县城,家里靠做豆腐维持生计。他小时候在村小学念书,1920年考上武昌中学,就开始迷上鲁迅的文章,那种直击人心的劲儿让他对文学上头了。1925年他进北京大学预科,次年转清华,专攻西方文学,读莎士比亚和歌德的书,眼界一下子宽了。1929年去日本庆应大学深造英国文学,顺带搞反日活动,组织集会发传单,结果1933年被日本政府赶回国。回到上海,他直接加入左翼作家联盟,当宣传部长和书记,编《七月》《希望》杂志,写了不少文学批评,强调创作要带真感情,这在当时挺有争议的。 梅志原名屠玘华,1914年生在江西南昌,家里穷,她是三个孩子的老大。1932年她到上海读培明女子中学,为了凑学费,课余抄文件缝衣服,咬牙靠自己扛下来。她那股韧劲让她很快融入上海进步文艺圈。1933年加入左联,认识一群年轻人,也在那年碰到刚从日本回来的胡风。俩人聊文学聊得来,没多久在上海小公寓结了婚。他们的家成左联据点,书架上放鲁迅巴金的书,桌上堆稿子,日子过得简单有劲头。梅志在胡风影响下开始写,1934年出第一本书《受伤之夜》,写老百姓的生活,笔触细腻接地气。 抗战爆发后,他们带三个孩子到处跑,武汉重庆香港桂林,哪儿需要就去哪儿,编杂志搞宣传。1949年新中国成立,他们搬北京,胡风当全国人大代表。可1955年胡风因政治问题被抓,梅志也受牵连,家里剩老母亲带孩子。梅志没扔下不管,四处找人帮忙想把丈夫弄出来。她自己还坚持写,硬扛起全家。胡风在四川监狱关了好多年,身体越来越差。 1973年那时候,胡风健康状况已经很糟,他前一天着凉,第二天准备去医院,刚想下床就出状况,拉在裤子里了。梅志马上明白怎么回事,她赶紧给他擦身子,换衣服床单,还提着脏东西去水坑洗干净。整个过程她没抱怨一句,就那么利索干完。胡风当时虚弱得不行,但梅志的举动让他知道身边有人撑着。这事发生在监狱环境里,条件差,但梅志就这样一步步帮他收拾好,准备出发看病。 胡风关押多年,梅志没少奔走。她1961年出来后,继续为他争取探视机会。1965年她被定为胡风集团骨干,但免刑处分。动荡时,他们被送到四川劳改茶场,胡风判无期,梅志陪着照顾。胡风精神出问题时,她天天守着,帮他恢复。1979年胡风终于出狱回北京,身体还弱,梅志一直陪,帮他调养,聊旧事背诗。 出狱后,胡风没闲着,几年写20多万字东西,像《胡风晚年作品选》《石头记交响曲》,还整理30年代左联争论资料,写10多万字回忆录。他给梅志写长诗《等着你》,字里全是感激。1978年底,他的案子初步平反,但他觉得不彻底,拒绝签字。梅志带孩子到处跑,找人要真相。1980年中央批转文件,为胡风反革命集团案平反,但文艺思想和宗派问题还留着帽子。 胡风坚持要完全澄清,梅志继续上诉。1985年公安部复查他历史问题,认为部分申诉证据不足,但整体上不以历史反革命论罪。胡风那年因癌症去世,享年83岁。中央组织悼词,但梅志不满意,向中宣部中组部公安部申诉。1986年中央再发文件,撤销加在他身上的个人主义唯心主义宗派主义罪名。1988年,他的冤案彻底翻过来,所有帽子摘干净。 胡风走后,梅志没停下,整理他稿子,1989年出《胡风沉冤录》,1998年写完60万字《胡风传》,把他的事讲得清清楚楚。她自己也写,出了不少儿童文学和回忆录,像《小面人求仙记》《小红帽脱险记》《往事如烟》《花椒红了》,直到2004年10月8日去世,90岁。他们俩一辈子苦多,但靠信念和互相扶着,过来了。
1973年,胡风准备去医院前,由于受凉,还没来得及下床,就说“不好了……”,一阵
文山聊武器
2025-09-09 17:49:4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