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医生王延涛趁妻子不在,偷偷服下有毒的曼陀罗花。随后,王延涛重度昏迷9小时,同事们想尽了办法抢救。谁料,妻子得知后却说:“这是他该做的!我为他骄傲!” 王延涛这人1935年出生在江苏徐州,从小就对医学感兴趣,五十年代进了徐州市第二医院,当外科医生。那时候医疗条件差,医生少,他从基础干起,负责诊断和手术,边做边学,很快就成了骨干。1958年医院改名南京医学院徐州分院附属医院,新来了些教授,他跟着学麻醉技术。1960年,他去南京医学院进修麻醉,回来后组建了麻醉专业组,和同事向志贤、陈秀英一块儿干。他们引进了硬膜外阻滞、乙醚吸入、笑气氧气混合这些方法,用在手术上,效果不错,在徐海和苏北地区小有名气。他还培训周边县市的医生,处理紧急麻醉问题,救了不少人命。六十年代后期,乙醚供应断了,因为制药厂原料缺,库存用光,特别是胸腔手术没法做了,有十五个病人等着全麻。他就开始琢磨古方,受华佗麻沸散启发,查书找草药替代。他的老婆辛志娟是护士,两人一起面对这些难题。 当时乙醚是主流麻醉药,用粮食发酵做,成本不高,效果好,就是依赖粮食。1960年粮食减产,乙醚就跟不上了,王延涛看着病人家属求情,储备一天天少,他急得不行,得找新路子。他翻古书,发现毒草有麻醉作用,就一个个筛,排除没用的,最后盯上曼陀罗花,这玩意儿古时候华佗用过。他先在动物上试,羊啊狗啊,多次实验,没达到全麻,就镇静。他不服气,觉得古人能行,自己也得试试人体。他告诉同事和老婆,大家劝他别冒险,他表面答应不试了,其实心里没放。老婆看出来了,支持他,就假装出门,实际盯着点,随时救人。他从小剂量开始,1克头晕,2克还有意识,3克睡到天亮前醒。4克下去,就出事了。 那次服药后,他昏迷9小时,同事们抢救,用针刺、氨水闻、注射兴奋剂这些办法,都没醒。老婆守着,解释这是研究需要。大家明白后,也兴奋起来。他醒来问时间,听说9小时,就知道成功了,证明曼陀罗对人有全麻效果。曼陀罗又叫洋金花,佛教名字,不适合科学用,他们就用别称。之前乙醚短缺是粮食问题,制药厂停产,医院库存告急,王延涛见病人耽误手术,就下定决心。他查医书,从乌头、当归、川芎这些抄了好几页笔记,但重点在曼陀罗。动物测试调提取方法,没深睡,他就自试,瞒着些同事,只跟老婆说。老婆虽担心,选择支持,假离开守着,确保干预及时。抢救时分工,测血压、准备肾上腺素、针刺指尖这些,血压低,没反应。9小时后,他呼吸加深,醒来检查自己,没发热痉挛,安全。 这个实验证明可行后,他们分析数据,调提纯和剂量。1970年7月8日,第一例临床用在32岁女人甲状腺手术,服药5分钟睡着,手术顺,无并发。药剂推广医院,用在胸腹腔手术,解短缺。同事多例测试,记副作用,微调,命名复方洋金花注射液,避免宗教味。七十年代,传全国,多医院用,完成几万台全麻手术。王延涛培训,讲操作,推动中药现代融合。他的贡献得中药麻醉特殊贡献奖,入徐州医科大学感动人物。晚年教书,示范技术,传经验给年轻医生,到退休。事迹记校史,激励后辈实证研究。 其实王延涛的举动源于当时医疗现实,乙醚缺让手术停摆,他作为麻醉科主任,责任重大。古籍中曼陀罗记载多,明代书如《新锲药性会元》说晒干热酒服,能让人不觉痛。元代《世医得效方》也提。他抄这些,结合西医方法,筛出曼陀罗为主,加草乌、汉防己、当归、川芎。动物实验后,自试渐增剂量,记录反应,1克口干面热,针刺还痛;2克意识模糊;3克睡长点;4克全麻。昏迷中,同事用氧气面罩、电刺激试醒,无效。醒后描述药效曲线,强调剂量准。事件后,优化成复方,临床推广,1970年8月,周恩来接见他,指示全国军推广,改名中药麻醉。徐州医学院中药麻醉消息传开,推动研究深。 中药麻醉有效成分是东莨菪碱,从曼陀罗提。七十年代,四万六千例手术成功,用这法。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成权威,王延涛奠基。退休后,他事迹成榜样,学校宣传,学生学无畏精神。现在临床实验科学多了,但他的奉献值得记。曼陀罗毒性强,过量致命,他冒险试,造福病人。老婆支持关键,夫妻俩齐心。整个过程显示医学进步靠实干,不空谈。
1970年,医生王延涛趁妻子不在,偷偷服下有毒的曼陀罗花。随后,王延涛重度昏迷9
文山聊武器
2025-09-09 17:49:4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