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我国著名外交官朱敏才,不顾儿女反对,执意与妻子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信

南风意史册 2025-09-09 16:43:23

2005年,我国著名外交官朱敏才,不顾儿女反对,执意与妻子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信。十年后,一位老人被送进了医院,才揭开夫妻二人失踪的原因……   “爸!你今天敢走,我就不认你这个爹!”   2005年深秋,北京的老房子里,女儿死死拽着父亲朱敏才的行李箱。   60岁的朱敏才刚从驻尼泊尔外交官的岗位上退休,此刻正和妻子冯丽娜收拾着英语教材和听诊器,要去山里支教。   面对女儿的哭闹,他只说了句:“山里孩子等着读书,我必须去。”说完就和妻子拎着行李出了门,这一去就是十年。   朱敏才当了三十年外交官,曾经参与过不少重要外交事务,退休后本来可以在北京安享晚年。   但他心里一直藏着一个遗憾:1975年插队时,他教过村里孩子读书,那些渴望知识的眼神,他记了一辈子。   2005年国庆,他在电视上看到贵州望谟县打易镇中心小学的报道:土坯房教室漏雨,120个孩子只有3个代课老师,四年级以上就没开过英语课。   他立刻跟当时是语文老师的妻子商量去支教,冯丽娜一口答应了下来,还主动带上了常用药,山里看病不方便。   夫妻俩没敢告诉儿女们他们的具体去向,坐了32小时火车加汽车,终于到了打易镇小学。   校长一开始以为他们是来考察的领导,没想到第二天朱敏才就换上胶鞋,跟着村民砍竹子修教室屋顶;冯丽娜在教室角落搭了个简易医务室,给咳嗽的孩子煮梨水,给冻伤的小手涂药膏。   山里的日子很苦。他们住的杂物间不足10平方米,冬天靠炭火盆取暖,夜里还能听见动物乱窜的声音;下雨时屋顶漏雨,得用桶接着,被褥常常是湿的。   2009年雪灾,山路封了半个月,朱敏才踩着齐膝深的雪走8公里去镇上买作业本,回来时脚趾都冻紫了,但他没管自己的情况而是先把裹在棉袄里的本子分给学生。他还自掏腰包买校服,帮辍学的学生交学费。   2010年春节,女儿通过汇款单地址找到学校。推开门,她看见曾经风度翩翩的父亲正蹲在地上粘学生的破书包,手上全是老茧;母亲在给发烧的孩子喂药,头发白了一大半。   女儿的眼泪一下子掉下来,没再抱怨,默默留下羽绒服和年货,塞给父亲一张银行卡:“缺钱就和我说,别苦着自己。”   2014年9月,朱敏才在课堂上突发冠心病,被紧急送回北京治疗。接诊医生认出他是前外交官,惊讶地问:“这十年您去哪了?”朱敏才笑着让妻子拿出相册,里面全是孩子们的成绩单和毕业照。   有个学生,还考上了县里的重点中学。夫妻俩的支教事迹很快传开。2015年,他们当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现在,朱敏才虽然需要长期服药,但每月还会给山里寄图书;考上重点中学的那个学生,大学毕业后,也回到打易镇小学当老师,把这份希望传了下去。   女儿现在也明白了,父亲当年的“离家出走”,原来是一场跨越十年的爱心坚守。   信息来源: 澎湃新闻|感动中国!退休中国外交官夫妇十年山区支教路   文|黑子 编辑|南风意史

0 阅读:0
南风意史册

南风意史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