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离谱!山东青岛,一高校开学报到截止一个周了,居然还有498名学生没来报到,校方

栗頿聊 2025-09-09 15:32:32

太离谱!山东青岛,一高校开学报到截止一个周了,居然还有498名学生没来报到,校方认定这些学生放弃入学,并进行了公示。   青岛某职业学院,未来一年计划招生800人,现在近500人直接“蒸发”,缺口大得吓人。这可不是哪个冷门专业的问题,空乘、物联网、人工智能这些听起来还挺时髦的专业,都出现了大规模的“缺席”。   为啥会有这么多学生不来呢?   这所民办学校的学费可不便宜,一年下来,便宜的要九千九,贵的能到一万九千八,就拿空乘专业来说,一年学费就得一万四千九。   咱们简单算笔账,要是读四年,光学费就得花四到八万,这还没算上生活费、书本费这些杂七杂八的开销,这么算下来,一个孩子读完这大学,家里至少得掏出十几万,运气不好可能就得二十万出头。   这对咱们普通家庭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压力太大了。要知道,在山东本地,那些公办大学一年的学费普遍也就五千块左右,两者一对比,差距一下子就出来了,民办学校的学费几乎是公办的两三倍,甚至更多。   花了这么多钱,最后能得到啥呢?   现在不少人心里都有个想法,觉得从这类民办职业学院毕业,找工作可能并不容易,社会认可度不高,到时候钱花了,时间也耗了,最后工作还没个着落,那不就亏大了。   所以在一些人看来,放弃入学,反而成了“明智的选择”。   网上也有不少人讨论这事儿,评论都挺直接的,有人甚至把青岛几所民办院校戏称为“野鸡大学”,说从这儿拿的毕业证跟“一张废纸”差不多。   虽然这话听着有点刺耳,但也能看出来,大家对民办教育普遍存在一种不信任感。   毕竟这些年,有些民办学校确实曝出学费贵、管理乱、师资力量弱、教学设备差的问题,这些标签一旦贴上,文凭的含金量自然就大打折扣。   所以好多学生宁愿选择复读一年,再考一次公办大学,也不想把宝押在一所前途未卜的民办院校上。   还有人说,与其花大价钱上这种不靠谱的大学,还不如趁早去学一门实实在在的手艺,像电工、焊工、厨师这些蓝领技术工种,只要技术学得过硬,以后不仅不愁没饭吃,收入还相当可观,比拿着个没认可度的文凭强多了。   这次的“弃学潮”也让大家把目光投向了青岛的教育生态。青岛作为一个经济不错的沿海城市,按理说教育资源应该挺丰富的,可实际上,公办大学的数量几十年来都少得可怜,跟它的城市地位一点都不匹配。   公办教育资源不够,好多学生没别的选择,只能无奈涌向民办院校。可当选择只有这么几时,民办教育的高收费问题就显得格外突出,这不仅是教育投入够不够的问题,更关乎到社会公平。   毕竟高昂的学费门槛,可能会让一些家里条件一般但有潜力的学生望而却步,没办法接受好的教育,这不管是对学生个人发展,还是对社会进步,都是一种损失。   所以现在不少人都呼吁,青岛的教育真该好好改改了。一方面,相关部门得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监管,规范它们的收费行为,不能让学费随便涨;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得多往公办教育上投入,多建几所优质的公办大学,给孩子们多一些、更好的选择。   说到底,当“上大学”不再是稀罕事儿,而是大家都能有的普遍选择时,学生和家长自然会用脚投票,哪个学校好、哪个学校值,大家心里都有数。   这次近500名新生集体“缺席”,也给所有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只有真正能给学生提供价值的教育,才能留住人,才能赢得未来。

0 阅读:2080

评论列表

千里快哉风

千里快哉风

2
2025-09-10 06:28

一个学校498人不来,这得有多烂!

水中王子

水中王子

1
2025-09-10 14:38

以后的民办学校估计都得破产

栗頿聊

栗頿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