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以为,美国拿捏中国不容易,但是拿捏印度应该是十拿九稳的事。可现在看来,我们既小看了印度,也高看了美国。 这几年,世界风云变化,印度的表现其实让不少人颠覆了原有看法,曾以为美国可以轻松影响印度,不过事实逐渐清楚:我们既小看了印度的独立性,也高估了美国的掌控力。 印度的独立性,放在历史和现实里看都非常明显,早些年印度就提出了“不结盟”政策,这种“自己做主”的想法早已根植政府核心。 从冷战到今天,印度一直避免全力押注某一个大国,哪怕在俄罗斯和西方冲突最紧张的时候,印度依旧坚持购买俄罗斯能源,哪方压力再大都无所谓。 换句话说,印度认清楚自身利益,不会给谁当“工具人”,去年以来,美国极力推动“印太”合作,想让印度成为遏制中国的前哨,但印度一边跟美国搞军事演习,一边又和俄罗斯继续军购,同时还在亚洲各国间斡旋。 很多场合,印度都坚持用“印度的话语”发声,比如在联合国、在金砖合作、在G20上都想说些自家立场,而不是哪方的“传声筒”。 有人会问,为什么印度不紧跟美国,是不是两国关系不牢固?其实并非如此,美印合作的确比以前密切,经济、技术和安全领域都有深度接触。 但一旦涉及自己的核心利益,印度并不惯着美国。比如美国要求印度减少对俄罗斯石油进口,而印度反过来用市场需求、油价利益“怼回去”。 两国贸易摩擦最近几年也不少,美国想让印度开放市场,印度却依然保持高关税,对自己的敏感产业坚定保护。 印度甚至还在科技标准等领域坚持本土规则,有硬的时候也有软的时候,总之就是没打算让自己被牵着鼻子走。 这背后最根本原因,其实是印度的国家心态和变化,过去二十年,印度经济总量翻了好几番,从一个被忽视的边缘国家,成长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 在严峻的区域冲突、能源危机背景下,美国其实比以往更需要印度。 不只是市场和产业链的补充,更想借助印度在人口、劳动力、地缘安全领域“牵制”其他大国。 可同样道理,印度变得更有底气,不愿只做某个阵营的附庸,它一方面和欧美加强合作,另一方面和东盟、中东、俄罗斯都不松手。 只要看近期国际热点,比如俄乌战争、巴以冲突、南亚边境事务,印度从未放弃自己的立场。 美国几次希望拉印度站队,印度最终都选择观望或是缓和,最多就是文字上支持,很少在实际行动里彻底倒向哪一边。 印度自身道路也不是轻松,它经济总量迅速提升,但内部挑战不少,比如贫富分化大、产业升级还有坎坷,对外高关税、保护主义被批评为“自扫门前雪”。 但就是在这样过程中,印度的国际角色不断变化,它清楚自己难以左右世界,却也不苟且于“听命于人”,而是用尽一切机会增加自己话语权。 回头再看美国,近些年在全世界主动发起诸多合作和联盟,但每一次变动都伴随着盟友关系的反思和重新界定。 对印度,美国当然重视,但也不得不承认空间有限,想约束,难以完全如愿;想靠拢,也要接受印度的利益优先。 印美之间的联系,是机遇和分歧并存,美国无法像别人想的那样“十拿九稳”地拿捏印度,印度则借自身实力、人口、地缘优势,不断提升自己的斡旋空间。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本来以为,美国拿捏中国不容易,但是拿捏印度应该是十拿九稳的事。可现在看来,我们既
小加娱的史书
2025-09-09 14:32:25
0
阅读:76